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MB163606X7/2024-00176 | 发布日期: | 2024-11-13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名 称: |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76号“关于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水平”提案的答复 |
民革银川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接到委员提案后,制定了办理方案,于5月27日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指定由医政与中医药科具体办理。办理过程中,分别于6月24日电话联系委员,8月7日接受了市政协对该提案办理情况的调研,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章玉明同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
印发《银川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银川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中医治未病服务要求,推进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两专科”指康复医学科、治未病科,“一中心”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成立银川市治未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县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累计培训580人次,提高中医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率100%,中医治未病诊疗服务人次逐年上升。为进一步改善医养环境,银川市重点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全市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立了老年医学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全市59家公立综合性医院通过银川市老年友善机构审核,占比93.65%。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造医院-家庭-社区为一体的三级延伸医学服务体系,采取线上派单+线下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共接受线上咨询14937人次,延伸居家服务339人次。
二、创新中医药传播路径方式,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在银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设医药健康专题栏目,形成《慧说养生有道》《中医大讲堂》《国医堂》等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先后荣获国家医影节金丹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核心价值观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成立中医药健康文化宣讲团,定期组织中医药知名专家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活动,在6所中小学校内设置中医药文化角,各级公立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辖区学校开设中医特色课程,通过图文并茂、实地参观等方式,加强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利用传统二十四节气举办各具特色的中医药义诊服务活动20余场次,通过灸、贴、药等中医传统方法加强群众中医养生理念,巩固“治未病”成效。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医后备力量储备。
用足用活银川“人才兴市”30条,实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等人才工程,推选国家级名中医1名,自治区级名中医21名,银川市“凤城名医”39名,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134名。建成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4个,自治区级各类名中医专家工作室12个,引进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丁义江),国家岐黄学者工作室1个(赵瑞华)。加大中医药人才招聘倾斜力度,足额制定用编计划,三年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中医类专业技术人员250名;引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3名,实施中医全科医生转岗15人、中医人才研修18人,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训360人。将银川市中医医院作为市级“西学中”临床骨干医师培训基地,与宁夏医科大学合作,举办为期2年的银川市“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班,招收学员50名。
五、加大中医药投入力度,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新(改扩)建银川市中医医院、贺兰县、灵武市中医医院,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2024年用于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项目资金612万元。医保部门对传统中医科室治疗的病种分值提高3个百分点,将2203种中药饮片、中成药、院内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启动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精准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紧抓国家、自治区、银川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契机,建成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4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8个,银川市级重点专科10个,京宁合作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西医旗舰科室1个。成立自治区级中医专科联盟8个,银川市级专科联盟9个。支持银川市中医医院建成区内唯一的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5项,立项106项,获批经费1009.9万元。科研结题71项,取得自治区科技成果5项,银川市科技成果3项,专利1项,出版专著5部。
六、中医智能诊疗设备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新兴的中医体质辨识仪、经络检测仪等现代智能化中医诊疗产品,加大对医疗器械产品监管,对存在涉嫌无证经营医疗器械、销售或使用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等行为,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开展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坚持线上监测与线下检查相结合,严查无证销售、违规销售处方药、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仪的使用,依托银川市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建立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在内的治未病服务内容及技术标准,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流程,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由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师审核生成的报告,并向患者详细解读报告。每年不定期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近期正在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培训和推广,促进市域内治未病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及时应答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提供治未病服务咨询指导和技术培训。
七、“医康养护”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医药养老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落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银川市鼓励中医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合作,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老年病科100%。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安宁疗护示范病房建设,融合中医、康复、肿瘤、护理等重点科室特色服务,提高老年患者及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市第二人民医院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积极与养老企业洽谈打造“医康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老年医学诊疗中心建设,提供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灵武市中医医院托管老年养护院,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康复服务。同时,银川市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拓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内涵,建成康复医院1家,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全部开展康复医疗服务,县级中医医院均建成规范的康复科,6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残疾人康复站建立中医康复室,将中医康复理疗服务融入医养结合工作,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的形式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为患者提供雷火灸等6项中医适宜技术,年均服务1.8万余人次。56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中医馆,至少提供6项中医适宜技术,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至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项。且基层家庭医生团队中含中医医师,可随时为辖区群众提供中医重视普及和健康生活指导。
八、探索试点创新,不断拓展养老服务模式
积极探索并建立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获批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确定4个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组建多学科专业人才团队,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护理服务。获批全国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试点市,探索开展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新模式。打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糖尿病防治管理宁夏银川培训基地。今年先后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健康体检、两病筛查、骨质疏松筛查干预等活动,利用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慢性病管理。
联系人及电话:马玉玲,6889064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9月1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