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索 引 号:11640100317765618R/2022-00062 发布日期:2021-02-25
发布机构: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名 称: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0年,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倾力打造全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银川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奖;“银川经验”被编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获得了“南有衢州、北有银川”的高度评价;“1230”审批服务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选编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分别被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改革办公室综合考评全区五市第一。先后荣获“最具综合影响力政务服务大厅”、银川市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突出贡献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先进集体、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2019-2020年宁夏青年文明号等18项荣誉奖励称号。现将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简政放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持续深化“1230”审改。继续推动“1230审批制度改革”迭代升级,围绕改革中的堵点、痛点、淤点再出新招实招,以商事制度改革十大重拳、工程建设项目十大组合拳、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扩面,推动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不动产登记两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30个工作日办结等改革措施的细化深化。通过“1230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细化,银川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二是打好商事制度改革“组合拳”。实施“5113”企业开办便利化提升工程,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证照联办、同办,形成全市117项行业准入审批“全景图”,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成为全国第一个不使用政府资金全面兑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承诺的城市。2020年,合作银行共为新开户企业免费刻章738套,节省企业成本22.14万元,行业协会为企业免费送税控盘4户,节省1520元,已有超过900家新开户企业在银行享受了免费刻章服务,为企业节省成本近300万元。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6216户,同比增长5%,累计在册市场主体297778户,同比增长18.36%。全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9户。三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提速。按照国家“四个统一”的改革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项目报批全生命周期,统筹做好“减、放、并、转、调”五大文章,通过一张蓝图、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并联审批等举措,打造了30个工作日获得施工许可的新标杆,创新推出施工图审豁免,将功能单一、技术简单、容易监管、风险可控的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施工图审查豁免承诺清单管理,平均每个项目审批时限压减3个工作日,制度性成本节约3000元,开创图审新局面。大力推行联合验收,将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备案等11个串联验收事项转为同步受理、同步勘验、同步审批的并联办理模式,大大简化项目验收环节与时限。四是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出台《银川市关于推进“五办五化”改革 打造精简高效便民政务服务环境实施方案》,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力推进政务平台一体化建设,探索推进“一枚印章管数据”改革,打造“操作更傻瓜、应用更便捷、处理更智能”的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全市1258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全程网办率达31%;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高分通过标准化评估验收,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务服务标准化“银川模式”。

(二)对照一流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固本强基,高位推动。制定《银川市对标先进 深化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13个政策文件,形成了“1+1+13”政策体系。制定《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试行)》,推进158项改革任务落实,建立市领导干部包抓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和营商办对口包抓工作等长效机制,制定联席会商、交流研讨等8项制度,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细。二是狠抓测评、表彰先进。承担组织西北片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国家评价,参加自治区测评,较好完成评测任务。召开了2019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表彰暨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动员部署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了全市30个先进集体和68名先进工作者,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干部再鼓干劲、再立新功、再创佳绩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集中宣传,鼓劲造势。架构了银川“538”营商环境品牌宣传体系(五好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三大纪律,优化营商环境八项注意),广泛宣传政策法规、改革举措、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累计开展宣讲90余次、培训1000余人,全市抓改革、优服务、提效能、解难点、缓痛点、疏堵点的氛围显著增强。四是强化督办,凝聚合力。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督查督办体系,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专项调度和指标对口帮扶活动近30场次,开设“12345”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下发各类督查通报、督办单30余期,共反馈各类问题173条。

(三)严格规范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动态更新权责清单。按照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情况和自治区三级四同工作要求,在全面梳理我局审批业务涉及的900余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形成我局2020年权责清单,并通过银川市政府网站、银川网上市民大厅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做到了底数清、家底明,真正将权力行使置于阳光之下。二是规范重大决策行为。严格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凡重大行政决策均需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和工作步骤作出。2020年,我局被列入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4件行政决策均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切实提升了行政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三是持续完善法制审核工作机制。先后印发《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规范行政审批决策程序管理规定》《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制审核工作制度》《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等制度,进一步推动、完善、规范我局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工作落实、落细。2020年,共审查合同35件、政策文件22件,由我局印发或提请政府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经过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有效提升了政策制定水平。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通知》,制作《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手册》,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纳入依法有效管理。今年以来,我局制定的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照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在市政府和网上市民大厅网站公布,并及时向市政府进行了报备。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以机制建设为核心,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2020年,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根据领导分工,对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普法依法治理3个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持续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配强配齐法制工作人员,政策法规和宣传教育科,配备6名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法治工作人员占局执法人员总数比例达到8.5%。二是统筹部署法治建设任务。印发《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20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要点》《2020年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依法治市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法治建设工作与“两优四改”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创新。三是发挥党组示范引领作用。把干部学法用法贯穿于普法教育、法治实践和审批改革创新的始终,按照集体自学+专家辅导+交流研讨“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坚持每月至少1次中心组学习,不断增强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以常态化法制监督为手段,切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审批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执法水平。结合整改创城和政务服务纪律作风百日攻坚工作部署,制定《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对行政审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办事流程不规范、服务不标准、办事效率低下、“随意审批”、“吃拿卡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治,切实解决行政审批不依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经自查梳理,共发现问题5条,均已整改。全局干部职工依法执法水平显著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二是定期开展档案评查工作。定期对业务科室是否能按照依法行政、职权法定的原则进行审批,是否存在自行设立审批事项或变相以许可方式实施其他权力事项的情况进行评查。2020年,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随机抽取三级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发、预售许可证核发等20个审批事项的行政许可案卷20卷进行评查,并印发了评查通报。经过评查,基本做到了行政执法文书完备、规范、记录准确。三是推行“好差评”制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在市民大厅13个办事大厅388个服务窗口醒目位置设置了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牌、好差评意见簿,公布热线电话、监督平台,形成多种渠道全方位的综合点评架构,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和监督,在全区率先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2020年,共收到评价61836条,其中好评61574条,满意率为99.58%,差评262条(其中误评),差评率为0.42%;通过12345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微博等各种渠道收到投诉276件,全部予以答复处理。四是不断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对到期法律顾问进行续签,组建由法律顾问为主、公职律师为辅的法律顾问团队。持续强化法治护航作用,全年安排法律顾问坐班42次。重视法律顾问在参与制定重大决策、进行重大行政审批、起草规范性文件、签订经济合同等方面的护航作用,共出具法律意见书28份。五是做好应诉工作,维护司法权威。2020年,我局新发生涉诉行政诉讼案件11件,均积极配合主审法院做好应诉工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100%,并严格履行法院生效判决。

(三)以普法教育常态化为抓手,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一是切实落实普法责任制“四清单一办法”。根据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变更,修订《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普法责任制“四清单一办法”》(普法内容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标准清单及普法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普法职责,细化普法任务,列明普法措施,量化考核标准。“四清单一办法”通过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确保普法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切实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坚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20年,除组织14次党组中心组学习外,将宪法、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重要理论等基本法律知识列入党组中心会、局务会议、工作例会议题。先后组织举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培训班、意识形态教育培训会、习近平总书记宁夏视察讲话精神贯彻培训班、民法典学习班、以案释法专题培训等专题讲座,累计参训人数达1500余人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干部网络和“法宣在线”学习,参学率100%、通过率均达到100%;编辑制作了十二期《银川学习与参考》电子杂志,为全系统干部职工提供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料,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三是切实强化服务对象普法。利用市民大厅电子屏等宣传阵地,重点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常识,将服务与普法“二合一”,让实施审批、提供服务成为向办事群众弘扬法治精神有效途径,积极探索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法治宣讲、多媒体宣传,促使办事群众既能体验到舒心便捷的政务服务,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风清气正的法治文化。

二、存在问题

1.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机制建立不完善。县(市)区工作机制仍未完全理顺,部门间工作合力未能有效凝聚,层级交叉难协调,改革推进难度大。基层单位行政资源未能同步下放,平均综合承接率为57%,存在接不住、接不好问题。二是智慧政务不智慧。“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数据共享还没有破解,全程“网上办、掌上办”事项依然较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等不能在线获取全部所需信息,部门管理系统没有联通,只有少量高频事项实现异地可办,与国家132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差距较大。三是数据管理法规不健全。隐私法、保密法、信息公开法等信息管理法规与数据开放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个人身份识别和地理位置的隐私保护亟待解决。

2.“放管服”改革方面。一是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次性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的企业仅占10%。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一码关联”尚未实现。二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国家各部委系统在审批事项名称、事项清单、材料清单等方面还未完全统一标准,地方存在重复录入等情况。联合验收、区域评距离“一口受理、统一确认、集中验收、限时办结”仍有较大差距。三是审管互动方面: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不深,跨部门监管信息获取还不够通畅,审管互动平台建设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政务服务方面。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尚未根本打破,全市审批事项数据库尚未建立,数据共享尚未完成,制约数字政务提档升级,“i银川”手机APP客户端上政务服务可实际办理的事项少,掌上办率较低。自助终端机操作界面不够简化,自助办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县、乡、街道、社区政务服务缺人手、缺业务培训、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距离“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马上办”有较大的差距,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还有待提升。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深化“1230”审批制度改革,开启银川商事制度改革3.0时代。在企业开办“5113”工程和“证照分离”改革的基础上,以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为保障,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强力推进“跨省通办”,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积极探索“一业一证、一证准营”,逐步推广“一张综合准营许可证+一张营业执照”的商事服务,为商事主体提供最大便利化服务。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督查检查,全力抓好落实,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市本级、县(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表彰奖励机制,以奖促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全面推广银川“掌上办、真好办”品牌,深入推进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建设,将全市政务服务主要工作及市民大厅承办的987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标准化范畴,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统领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从根本上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应上尽上、应享尽享,推进政务服务“异地可办”“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政务服务全方位标准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政务服务“银川模式”。四是运用发挥好智囊作用。充实专家库法律人才,聘请研究学者、专家等参与重大行政决策、专题研讨等,共同应对破解制度障碍和实践问题,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新突破。围绕审批与改革遇到的堵点,执法过程中法律适用难题,邀请执业律师、行业专家通过培训、讲座、座谈会等方式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充分利用好专业法律人才,“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为改革创新“把脉指向”。五是严格规范法律审核制度。严格遵守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必经法制审核程序的原则,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法适当,守住法律底线。按照《银川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规定和要求,对《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所列事项,严格执行法制审核送审、合法性审查、上报程序。六是精心组织推进诚信建设。积极与银川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接,提高信用数据归集能力和质量,完善审批系统联合奖惩提示与反馈功能。研究制定行政审批“信易批”工作方案,拓宽信用应用场景,深化信用监管,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