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工作总结

索 引 号:640100-132/2019-00006 发布日期:2018-11-19
发布机构: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名 称:关于报送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关于报送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市委政研室:

根据《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厅关于上报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打算的通知》要求,现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随文附上。

请审阅。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18年11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中央、区、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委第十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第二轮改革,按照企业和群众需求“一件事情,一次办成”设计改革思路,重组内部设置、重置办事流程,疏堵点、解难点,推动审批事项由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集成服务转变。企业开办、项目报批两项改革重点实现实质性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研究组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给予了高度肯定,“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做为全区典型经验报送国务院督查组,《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瞭望周刊》、《紫光阁》等十余家中央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银川审改实践经验编入《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全国唯一关于地方审批改革内容)。现将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暨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1.激发活力,开启“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新征程。力邀六大银行、国地税、刻章公司等部门统一进驻商事登记服务大厅,建立审批、银行、税务“一点受理、并联审批”的工作机制。重组企业开办过程所需要件、流程、时限等要素,绘制工作流程图,形成工商登记、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的闭环链接。精选27家信誉较好的刻章公司,纳入宁夏政务服务网“多评合一服务平台”,实现2小时内完成公章制刻。在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银川旗舰店)平台上开发了“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模块,使企业在申领营业执照的同时,申请信息实现同步流转,真正做到“一点触发,同步办理”。改革前,企业需往返5家单位,经过6个环节,现在一条流水线上办公司。截至目前,通过“一日办结”取得营业执照、公章、开户许可证的企业3071家,开办平均用时1.3个工作日,比改革前减少4.5个工作日,比全国平均20个工作日,减少了18.7个工作日,银川成为全国企业开办用时最短的城市之一,累计为企业减少13437个工作日、节省资金约134万元。“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成为自治区向国务院大督查上报的典型经验材料,获得区市领导肯定。

2.攻克难题,实现项目报批再提速。针对全国项目报批普遍用时较长,世界排名较落后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深度调研,目前全国法定项目报批时限为285个工作日,根据最新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全国建设项目报批平均用时在155.1天。为了彻底解决这种情况,进一步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将建设项目审批链条上的国土、规划等部门的许可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项目报批集成审批。按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分为立项审查--施工许可--勘查验收三个阶段,充分运用“一张网”破串联,改并联,实现集中批,有效解决项目报批企业多头跑重复跑,审批环节手续繁多、时间长效率低的突出问题。投资项目服务大厅成立以来,1至10月份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审查到施工许可最短用时26个工作日,平均用时42.8个工作日,比改革前109个工作日提速一倍以上。

3.创新模式,实现1+N集成审批服务。按照“大分类、小综合”的总体思路,将原本分散于审批局6个处室的准营资质类事项统一归并到同一个处室办理。明确分类,个性定制。参考“中央厨房”集成服务模式,按照事项关联度,以不同市场主体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医疗机构、加油加气站、网吧、餐馆、药店等“1+N多证联办”审批机制,分类制作69道“便民菜单”,并开展“多证合一”、“云证照”改革,实行“一表申请、一次勘验、多证合一、全程网办”,为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便利。改革推出以来,共为企业办理“1+N”集成审批111件,为企业节约办事时间1677个工作日,节省房租、人工工资等经营成本约1100万元左右。

(二)坚持综合施策,助力审批服务提质提效

银川市始终把创新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出“多网合一、多表合一、多窗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多审合一、多部门联改、多证联办、多证合一”的九大创新举措。一是“多网合一、多表合一、多窗合一”解决共性问题。多网合一。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的大平台下,结合银川市实际,搭建银川市政务服务子模块,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应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互用,多套系统、多个网络合一。多表合一。以“一张表格办成事”为工作思路,对审批申请中须提交的各类表册、材料进行合并、优化。多窗合一。设置46个综合窗口,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服务模式,变“专科医生”为“全科大夫”。二是“多证联办、多部门联改、多证合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多证联办。深度梳理审批事项要素,寻找共性特点和契合点,实行“提交一套材料,一个窗口受理,一次现场勘验,多证联办同发”的审批模式。多部门联改。将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登记、税务办理统一进驻不动产登记大厅,破解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办事群众在两个大厅来回跑、反复跑的问题。多证合一。对需办理多项许可的市场主体,探索“照后减证”,启动“多证合一”改革,解决办证负担重和行政成本浪费等问题。目前共审批药店、医疗机构46件,减少证书120个。三是“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助推项目审批提速。多评合一。出台《银川市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实施方案》,研发银川市“多评合一服务平台”,将环境影响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等15项评估评价纳入“多评合一”范畴。印发《关于开展建设项目“区域评”通知》,启动银川市园区“区域评”工作,以区域整体评价代替项目单独评价。多验合一。制定《银川市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管理办法》、《银川市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操作规程》及银川市建设项目多验合一流程图,对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节能验收等15项验收事项优化流程,采取“一口受理,集中验收”。多审合一。进驻图审机构,研发“多图联审”操作系统,整合规划、消防、气象、通信等部门规划总平面设计图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利用“互联网+图审”方式,实行“统一受理、联合审图、网上流转、数字交付、限时办结”。将图审时间由过去的50天压缩到现在的7个工作日。

(三)坚持以“互联网+”,促“一章”“一网”深度融合

1.构建“一张网”平台架构。按照自治区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和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完善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旗舰店,实现审批服务局办理的111个事项100%能够网上受理,72类证照100%可电子化发放,“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了81%,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体制优势,发展数据共享互用技术,研发推出了政务服务网,实现全市37个部门、6个县(市)区、54个乡镇(街道)、505个村(社区)全覆盖。借助“一张网”技术手段,有效推行集成服务、并联审批,使“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体制优势得到更大彰显。一枚印章+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发挥出了裂变效应。在第一轮改革减材料、压环节、缩时限的基础上,第二轮改革推行“1+N不见面”集成审批,再减少申请材料67个,材料减少48%,再减少办理时限79个工作日,时限压缩61.2%,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便群众办事、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营造优质创业创新环境。

2.加快信息互联互通。以项目投资审批与市场主体准营准入两个方面重新布列事项,贯穿“同步发起”“即时告知”“并联办理”“联合勘验”“多评合一”等功能和模块,使审批系统“活”了起来。主动对接11个自治区厅局、15个市级部门各类信息系统,部分业务已实现协同办理、数据共享。

(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1.开展全市便民服务大整治、大提升工作。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开展深入研究分析。下发《关于对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对6个县(市)区、19个乡镇(街道)、21个村(社区)开展深入调研,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6次,收集问题28个,切实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印发《银川市便民服务工作整改方案》(银政办发〔2018〕104号),按照突发问题立即整改,服务问题限时整改、机制问题建立长效方案解决的原则制定了8个方面48条具体整改措施,截止不前已完成32项,正在推进16项。整改工作由市民大厅相关部门扩大到全市各县(市)区四级政务服务相关机构,不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工作。调整工作重心,转变工作侧重点。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厅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意见的通知》(银党办〔2018〕70号)《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银政办发〔2018〕168号),以确实解决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打造全国前列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推进我市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

3.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六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联合办、集中办)。对市本级128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推进实施“六办”,推出第一批“马上办”事项428项、“网上办”事项1053项(其中全程网办287项)、“就近办”事项90项、“一次办”事项90项(共41大类)、“集中办”事项820项,计划进驻事项381项,力争早日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4.实施“四个一批”,群众办事更便捷。“下放一批”,在自治区统一规定39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街道(社区)、乡镇(村)办理的基础上,我市又筛选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经营店生产经营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等25项事项下沉办理,使群众就近可办事项达64项。“优化一批”,将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交易、税费征收等事项流程、材料进行优化,减少办理环节,避免重复提交材料。“整合一批”,对办理流程相近、提交材料重复的事项优程序、减环节。“打通一批”,贯通不动产登记、房产信息查询等系统,避免要件材料重复提交。

5.上线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家门口办证。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终端系统,计划在三区投放200台。目前,系统研发调试、终端配备投放正在全面开展,已完成了兴庆区、西夏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居苑社 区、阅海万家社区等15个点位的建设,可实现510项审批业务的直接预约、480余项审批业务的直接申报、25项审批业务的直接办理,同时我们正在与公积金、医保、社保积极对接,使更多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就近办。力争年内100台自助机安装到位,明年上半年再安装100台,打造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五)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1.稳步推进标准化试点建设,建成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以“银川政务服务标准化”列入国家第五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印发《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行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等七个方面的标准化,举办了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培训会,邀请了市直各有关部门、驻市民大厅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270余人参与培训,目前正在分组对各类标准进行编制,努力建成标准统一、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2.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及整改工作。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通过“主动揭短”,分析银川市以及所属区县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评价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制定《银川市改善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确定未来三年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明确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方针与实现路径。目前,已完成《银川市营商环境评价与改善工作方案》,并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170人次参加川市营商环境评价调查培训,预计年底前形成评价报告,并提出我市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和意见。

(六)强化大厅精细化管理,推出政务精准化服务

1.与园区建立“一网一库一图”服务机制。开展了企业项目“园区服务日”活动,主动对接园区企业项目,为项目报批落地、企业办事提供咨询帮办,协调解决企业需求和困难,打出帮办服务企业组合拳。通过延伸服务网络、建立项目服务库、形成工作动态监控图、制定五项企业注册便利化措施、提供涵盖审批、税务、银行、图审业务等内容的“一揽子”保姆式服务,初步形成“一网一库一图一套举措一个团队”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结合中关村双创园招商引资项目,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进行了对接跟踪服务,为项目早日落地提供了完善的报批政策服务。

2.主动上门服务,解决项目报批难点堵点。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百日攻坚”。通过上门服务,与三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面对面座谈,解决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35个建设项目中存在的59个问题进行集中把脉问诊,通过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办理、特事特办、主动服务、专人负责”的流水作业,从快从简提速办理项目审批,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开辟网上申办专区,严厉打击非法中介。设立“网上办事体验区”“自助填表区”,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增加5个“新企业设立免费代办”窗口,确保群众办事“零障碍”,挤压“黑中介”的生存空间,让“黑中介”没有“市场”,截止目前,共清理违法中介30人次,并将涉嫌倒卖排队号的5名中介人员交由派出所进行处理,收缴虚假代办申报材料20余份。

(七)强化作风建设,扎牢改革根基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多维度、多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支部学习为主体,以“四新”微信学习为辅助,采用集中学、个人学和“微信”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学习红船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深化纪律作风建设”等为主题的专题学习12场次,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加快第二轮改革”等为主题的专题研讨5场次,各支部组织专题学习、支部主题党日、党课等活动70余场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知识测试2场次,参与人员实现了全覆盖,人数达300余人,增强党员意识,充分发挥“走在前,做表率”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局各个层面迅速铺开学习热潮。

2.以“四比一争当”党建系列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结合“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在大厅组织开展以党建为引领、党员为示范的比服务意识、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满意度,争当“最美微笑服务政务人”的“四比一争当”智慧精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基层党组织。

3.首创“开门问需”,畅通民意渠道。邀请社会各界群众和企业代表召开“开门问需 你问我帮”开放式问政会,对在大厅办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现场提问,由各部门现场解答,对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对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限时整改。目前已成功举办“办成一件事,我要等多久?”“这些材料必须要提供吗?”“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实现了吗?”3期,收集并解决解答市民诉求30余件,真正做到开门问需。

4.开展“五查五树”纪律作风建设推进活动,锤炼“严深细实”工作作风。在全局开展了查“牛、皮、虚”树“务实担当”形象;查“生、冷、硬”树“亲民为民”形象;查“粗、躁、浮”树“科学严谨”形象;查“松、散、拖”树“阳光高效”形象;查“吃、卡、要”树“清正廉洁”形象的“五查五树”纪律作风建设推进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锤炼“严、深、细、实”工作作风,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以过硬的队伍建设,奠定第二轮改革坚实根基。

5.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充分调动群团组织、驻厅单位力量,统筹安排区域化党建活动,组织开展“唱响新时代 献礼伟大祖国”的爱党爱国主旋律快闪活动,线下参与观看人数2000余人,线上点击破10万,取得较大反响;组织开展干部职工农家乐亲子游、理疗瑜伽公开课等职工关爱活动;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共开展4889小时志愿服务,力促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工作相互推进、相辅相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改革成果的推广仍需畅通渠道。今年行政审批二轮改革成果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纷纷前来调研学习,但改革成果仅在部分中央媒体、报刊有过报道。国家行政学院专家表示以银川市第二轮审批改革为代表的审批局模式,具备了在全国复制推广的价值,但并没有形成像浙江“最多跑一次”这样的改革影响力,改革成果向上上报渠道不畅,导致“银川模式”在基层影响大,顶层影响小。

二是专网打通仍有难度。行业系统多、行政层级多、共享推进速度慢,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因业务需要,涉及22个部门的32套系统需要继续打通、数据共享;市民大厅涉及29套系统,在推进一张网中,涉及县区事项的有26套系统。这些系统因为行业种类多、涉及自建、市级、自治区级、国家部委级的多套系统,需逐个攻坚,任重道远。

三、2019年工作计划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盯“走在前、做表率”工作目标,围绕深入推进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便民工作“一体化”、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一体化”等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着力构建“阳光、高效、温馨、智慧、幸福”的“超五星级”市民大厅,开创我市行政审批改革新局面,为打造“绿色 高端 和谐 宜居”城市提供新动能。

1.进一步巩固“第二轮改革”成果。不断完善“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建设项目报批控制在30个工作日完成的审批服务模式。围绕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堵点、梗阻和瓶颈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巩固“1+N多证联办”成果,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顺应市场主体需求,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多样的政务服务。

2.加速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便民工作“一体化”。以政务服务便利化为核心,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联合办、集中办”,力争2019年底前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全市50%以上的事项“即来即办”,市、县级至少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县级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市、县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能办,且网上办理率力争达到20%。分阶段对审批服务事项实施“下放一批、优化一批、整合一批、打通一批”,力争2019年7月前完成事项梳理并对外公布。

3.加速推进全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一体化”。制定审批服务运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推行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队伍建设、考核监督、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打造规范、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政务服务“银川模式”。力争2019年4月前,完成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四级全覆盖。

4.加速推进全市政务服务网络“一体化”。在政务服务“一张网”覆盖全市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和县(市)区实际需求以及“放管服”改革中的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借鉴先进,不断对系统平台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挖掘和研发信息化便民服务功能,继续加强系统操作使用培训和指导力度,加速推进银川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向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便民化的方向发展。

5.推出多种网上办事途径,推进“不见面、马上办”工作落实。丰富“银川网上市民大厅”功能和内容,增加便民服务类项目种类,协调做好便民系统的接入。优化完善“证照云”平台功能,做好电子证照数据信息共享工作,普及电子证照的应用。主动协调银行、商圈管理部门等单位,在银行服务区和商圈等地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扩展终端打印服务设备和功能,通过系统对接,将群众需求量大,受众面广的常办事项放入终端,打造“一体式”综合便民服务终端,力争2019年底前完成200台终端投放目标。

6.加快推进“银川模式”推广应用。目前,以“银川经验”为模板的审批局模式已在全国多地落地生根,且多有创新超越之举,在我市乃至全区范围内更大力度推广审批局模式,势在必行。银川市所辖三区两县一市,除市本级成立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外,永宁县、贺兰县均已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灵武市依然沿用政务服务中心模式。在“审批局”模式已经被全国广泛推广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定制度自信,深入开展相对集中审批制度改革,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

7.以“尚德善学、务实创新”为核心,增强大厅服务“共同体”意识。强力推进市民大厅文化品牌建设,营造市民大厅文化氛围,结合我市“放管服”改革实际,运用新媒体手段,做好政策解读、新闻宣传、信息公开等工作,扩大宣传影响力,即时掌握舆情动态,收集重要政务舆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出权威声音,搭建政府与群众交流的“直通车”。以文化凝聚人心,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形成强有力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聚众力、促改革、惠民生。

8.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抓好“两个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三级纪委全会精神,紧盯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严格落实《银川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程纪实制度(试行)》,组织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局党组“主体责任”、局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逐级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实到各党组织、各处室。加强监察室和监督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建立健全纪律监督、电子监察、巡查监督的权力监督格局,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力争自办案件“零突破”。

9.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四比一争当”智慧精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系统党工委《关于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行政审批第二轮改革和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和《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开展“五查五树”纪律作风建设推进活动工作方案》,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推动改革中始终走在前列、做好表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集中解决支部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坚持“抓书记、书记抓”,不断强化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加强党建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倒逼责任落实,使支部书记切实把党建工作职责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争当“凤城领头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