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640100-132/2019-00183 发布日期:2019-09-03
发布机构: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名 称: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155号《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提案》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155号《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提案》提案的答复

银川市工商业联合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提案》(第155号)收悉。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在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就做好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指定专人负责办理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与经济内生动力,努力营造具有首府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银川市印发了《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2019-2020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以首府责任、首府标准、首府效率、首府信用和首府担当为内容的“银川营商环境五大表率工程”。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一)一日办结,加快准入节奏

重组企业开办链条,实现企业注册、银行开户和税务信息补录等从“一条龙”到“并联办”再到“一体式集成办”,企业开办平均用时1个工作日,成为全国企业开办用时最短的城市之一。2019年上半年,新开办企业6754户,注册资本金352.09亿万元,企业一日办结2173户。

(二)多证联办破解准营难题

参考“中央厨房”集成服务模式,将分散的准营资质类事项统一由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一个科室办理,设计医疗机构、加油加气站、网吧、餐馆、药店等69道“1+N多证联办便民菜单”,实行“一表申请、一次勘验、多证合一、全程网办”,让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成一揽子事项变成现实,已办理“1+N”集成审批210件,为企业节约办事时间3103个工作日,节省房租、人工工资等经营成本约1250万元左右。

(三)优化项目审批,打通投资堵点

设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划转国土、规划等部门许可事项,开发“一张网”审批模块,推出“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容缺办理”4项创新举措,项目报批由27个部门113个环节优化为立项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3个环节,上半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169件,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平均报批用时30个工作日以内,最短用时20个工作日,比全国平均151.1个工作日,少121.1个工作日,位居全国前列。

(四)推就近办,提升经济效率

认真落实“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成银川政务服务网,全面覆盖市直部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扩展“自助端”“移动端”服务设施和功能支撑,优化“指尖办”APP和微信公众号。“银E通”政务服务APP投入运行,推出52项“指尖办”审批事项,490项审批事项可实现手机预约。全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联合办、集中办,市本级1277项政务服务事项中,“马上办”事项418项、“网上办”事项1142项、“就近办”事项129项、“一次办”事项391项、“集中办”事项1171项。

二、大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减税降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打折扣,督促相关单位必须按照规定落实到位。属于市级政府定价的商品价格及服务收费,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使得商品价格的成本下降的,应及时按照国家的要求下调商品价格,降低收费标准。(二)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价格管理目录》,对市级政府定价的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梳理。按照《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进行成本监审,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按照“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三)对国家、自治区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梳理。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不在《收费目录清单》范围之内的收费单位不得进行收费。在《收费目录清单》范围之内的收费单位要在收费场所将本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计算单位、收费范围和对象、收费依据、收费单位监督电话等全面公示,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

三、“首席服务官”制,提升投资便利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质量,推进项目顺利落地达效,银川市积极探索招商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印发了《关于落实招商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责任清单的通知》(银党办综〔2018〕44 号)。从全市招商引资项目中,选取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的重大项目,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出任各项目的“首席服务官”,充分发挥高位推动作用,为来银投资企业搞好“后勤服务”,亲自牵头协调服务项目,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提供全程咨询帮助,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 年共跟踪服务 60 个“首席服务官”招商引资项目,2019 年在此基础上对已完工达产及进展顺利的 13 个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经开区 7个、兴庆区 2 个、中关村双创园 2 个、贺兰县 1 个、文旅局 1 个),合并重复填报项目,新增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后,共有 56 个“首席服务官”招商引资项目仍在有序推进。

四、秉承公平公正,源头防范腐败

一是打造阳光政务平台。为防止暗箱操作、违规审批等问题,通过门户网站、触摸屏、LED显示屏、窗口办事指南、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机等,全面、详实地公开了申请要件、办理时限、办理程序等内容,促使政务服务的阳光透明。以立体式、全方位的公开机制形成社会监督,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使干部廉洁干事。二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机制,从电子监察全程留痕到可追溯、“五督查三随机”到视频问纪、“双约谈”到追责问责,对审批过程实施全方位、无盲点的监控监察和督查督办,最大限度杜绝权力寻租。首创“开门问需”,问计于企问计于民,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报纸、微博、调查问卷、投诉建议等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邀请企业、群众代表出席座谈,现场解答企业诉求,限时整改,建立长效解决机制。截至目前,开放式问政会已举办6期,共解决解答各类问题91件。

五、完善惩戒机制,清理失信主体

完善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归集各部门信用信息,推进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税务、环境保护、住建等领域信用记录建设,截至5月底,累计公示行政许可87050条,行政处罚18502条,红黑名单42809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诚实守信营商环境,制定了30余项诚信建设制度,全面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食品药品、危化经营等重点领域实行信用核查或信用报告制度,逐步形成了信用信息使用审批与监管的联动机制,实施信用核查68次,涉及195人、21841户企业,在评优评先、稳岗补贴、工业性奖补资金兑现等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实施联合奖惩。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19年9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联系人:王婕,5555717)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