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11640100010085810C/2025-00282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9-23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日期: | 2025-09-18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提效扩能等战略要求,支持企业智改数转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按照财政部、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总体要求,结合银川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工作目标
按照“分业施策、梯度推进、协同联动、闭环考评”原则,聚焦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绿色消费品制造4大细分行业,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通过企业转型全覆盖、服务能力全提升、要素保障全流程,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实现试点企业100%达标、转型企业100%绩效、标杆企业100%推广,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
——2025年,完成30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水平诊断,征集试点项目150个以上,全面做好试点准备工作。
——2026年,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数量超220家,认定市级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25家,培育智能工厂累计突破25家,推动上云用云企业达到130家以上。
——2027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数量超300家,认定市级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40家,培育智能工厂突破50家,推动上云用云企业达到220家以上;培育优质综合型服务商25家、场景型服务商100家,推广“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150个以上,评选市级“链式”转型案例4个以上;组织供需对接、经验交流活动不少于24场,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超15个,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不少于450名。
二、重点工作
(一)前期准备:实施启航筑基行动
1.启动前期宣传培训。召开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大会,举办数字化转型系列论坛,集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活动。面向试点专班部门和县(市)区、园区开展数字化转型业务培训,深入试点企业宣贯扶持政策,组织召开试点企业座谈会,解答数转热点问题,分享全国各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市工信局负责,各县(市)区、园区配合)
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搭建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纵向对接国家及自治区平台,实现三级联动。上线政策、产品、金融等服务板块,提供政策匹配、模块化产品、精准融资等一站式平台服务,构建“一企一档精准画像、项目全链闭环监管、资金兑现督导”全环节线上数字监管体系,简洁高效实现政策免申即享、资金直达快享。(市工信局负责)
3.制定区域工作计划。按照国家试点工作要求,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绘制涵盖项目申报、过程服务、验收审计、金融支撑等全环节流程图,形成试点期总体任务要求及时间节点。各县(市)区、园区因地制宜制定细化属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计划,做好具体工作任务和时间计划,动员属地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改造,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应改尽改”,规下工业企业“愿改尽改”。(市工信局负责全市方案,各县(市)区、园区负责辖区内工作计划)
4.遴选优质服务机构。坚持“市场化、多元化、公开化”原则,按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范选定行业推进、验收管理、审计监督3类第三方服务机构,做好试点过程管理、结项验收和效能评估工作。依托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自愿申报、资料审核、线上公示等程序,选定场景型服务商建立市级资源池。按照数转改造质效,从场景服务商中择优评定优质综合服务商25家,同时建立项目签约数、验收数等数据支撑的“赛马”机制,实现综合服务商争先进位,能进能出、动态管理。(市工信局负责)
(二)全面改造:实施助企数转行动
5.开展入企定级诊断。严格按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采用“普适线上测评+特色线下诊断”方式,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线上自评和服务商入企深度诊断的方式,“一企一档”绘制数字画像,出具诊断报告进行改造前定级,针对企业需求和存在问题,“一企一策”提出转型改造方案。(市工信局负责,各县(市)区、园区配合协调入企)
6.分批分类推动改造。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特点,按照“分批实施、自愿申报、先改多补”原则,试点期内分3批次认定试点企业改造项目,统筹管理行业推进机构,定期入企帮扶、跟踪进度、开展双向培训对接,建立平台支撑的进度数据分析报告APP,实现数转进度实时“掌上看”。分类确定数改重点,形成改造目标清单,支持龙头企业重点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骨干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深度改造,小微企业完成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改造。(市工信局负责)
7.搭建供需对接渠道。线下与各县(市)区、园区协同打造集产品、技术、金融于一体的供需对接渠道,年度开展不少于12次供需对接活动;线上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月度发布供给侧产品和服务清单不少于20个,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与需求方精准匹配。探索引入AI智能交互、精准匹配功能,以新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减少企业对接成本。(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园区共同负责)
8.推广轻量普适产品。聚焦细分行业数转共性需求,支持服务商开发集成不少于150个轻量化、模块化、组合化、通用性强、效果好的“小快轻准”数字化应用产品,并加强宣传推广。探索集采“免费软件服务包”和普惠算力,推出无需购买即可使用的SaaS化服务产品,提升企业应用低代码技术平台能力,通过开展技术方案宣讲会,培养中小企业注入数转基因,提高企业软件二次开发和需求响应能力。(市工信局负责)
9.探索链式转型范式。出台“链式”转型优秀案例专项奖励政策,激励“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围绕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平台赋能和生态赋能等模式协同转型,总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速全链条数字化进程。组织“链主”企业联合服务商,孵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提升行业数转综合性改造服务能力。(市工信局负责)
(三)择优推广:实施评优立标行动
10.打造行业数转样板。聚焦改造成效,建立样板改造评估数据指标体系,每季度评选细分行业改造样板,重点打造改造成效显著、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样板企业,每年认定市级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不少于20家,智能工厂不少于25家,形成一批技术强、模式优、效益高、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市工信局负责)
11.全面推广样板模式。按照“成熟一个样板,推广一个行业”的原则,召开经验分享暨成效展示会,推广数转成功的示范样板。采取“局部先行+全面推广”模式,分批建立复制推广清单,强化重点目标“一对一”指导帮扶,成功一批后,组织同行业其它企业“看样学样”,批量化复制推广到全行业企业。发挥特色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方案、典型场景应用案例、工业互联网等优秀解决方案和产品在园区集中落地应用,批量化、规模化推进集群转型。(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园区负责)
12.总结上报典型案例。全面总结“批次改造、链式转型、供需对接”等银川独有的数字化转型经验,评选成果显著的优秀改造项目,形成典型经验和优秀改造案例汇编,报自治区工信厅,为全区开展数转试点县(市、区)工作提供可参照路径,争取1到2个案例推荐上报国家工信部,列入全国优秀改造案例。(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园区负责)
(四)支撑保障:实施要素护航行动
13.创新金融支持产品。围绕企业融资需求,出台配套金融扶持政策,建立“过程贴息+成效奖励”双重支持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转型意愿弱、回报周期长等问题。按照“精准对接、创新服务、风险共担、协同赋能”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不少于15个与数转适配的专项金融产品,满足企业设备更新、软件开发、网络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增信等服务,探索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资产价值新模式。(市委金融办、市工信局负责)
14.培育数转专业人才。每年开展不少于5次企业管理、技术骨干数转培训,遴选一批复合型应用人才,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核心竞争力。依托数字化转型和工业软件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企业设立“首席数字技术官”,每年培育不少于200名能力出众、本领过硬的工程师。(市委人才局,市科技局、人社局负责)
(五)监管验收:实施结项审检行动
15.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行业推进、验收管理、审计监督3类服务机构负责项目全流程服务、验收及审计工作,建立多方监督、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专家库和验收管理机构选拔验收专员,借鉴“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开展验收,保障监管及验收的规范与公正。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历练,培育一批本地专业化验收服务力量。(市工信局负责)
16.实施全程平台管理。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处置—提升”的闭环监管体系,部署预测性预警模型对项目“前期—中期—终期”全流程跟进服务,实现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服务商管理等10项核心指标的“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建立项目随机抽查机制,发现存在虚假改造或改造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项目,取消其参与试点资格。(市工信局、财政局、审计局负责)
17.严格组织评测验收。严格对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按照“常态化申请、分批次验收”的方式督促验收管理机构开展项目评估验收,评定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应用场景四个维度科学评价改造成效,确保通过验收的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验收结果将作为试点企业奖补资金兑现、数字化服务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市工信局负责)
18.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出台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若干政策,明确资金奖补标准。依据验收结果按标准及时向改造企业兑现项目奖补资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成效突出的园区予以资金奖励支持;对试点期间实施较好的优秀应用场景、优秀行业推进机构以及优秀综合型服务商,按政策标准及时给予资金奖励。(市工信局、财政局负责)
三、推进计划
整体工作分四个实施阶段推进。
(一)谋划准备阶段(2025年7月—2025年9月)
组建工作专班,编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推进计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服务商管理办法及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市—县(市)区—园区推进机制,举办全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大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遴选综合型服务商,选定场景型服务商,开展政策解读、供需对接活动等。
(二)实施推广阶段(2025年9月—2027年6月)
开展试点行业推进、验收管理、审计监督机构遴选工作。会同行业推进机构明确改造方案,联合县(市)区、园区分三批征集试点项目,跟踪项目进展。定期向县(市)、园区通报改造进度,总结评估项目成效,收集企业改造过程中的反馈意见。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开展市级“小灯塔”企业、优质“小快轻准”产品的遴选等,发掘企业改造优秀案例和经验做法,面向全市同行业、同领域企业进行复制推广,并做好试点中期验收工作。
(三)集中攻坚阶段(2027年6月—2027年8月)
成立专项攻坚小组,针对转型遇阻且成效不佳的企业,集中力量协调解决难题。对未完成转型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试点工作“回头看”,梳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四)验收评价阶段(2026年3月—2027年9月)
按照项目实施批次,组织行业推进机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服务,验收管理、审计监督机构分别完成验收及审计,并出具服务、验收及审计报告,评定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根据项目推进、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指导企业限期整改,确保改造项目落实落地。完成整体试点工作的绩效评价,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加强复制推广,扎实做好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终期验收工作。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重点部门参与、县(市)区及园区任组员的工作专班, 构建跨层级、跨部门高效协同机制,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大重大事项研究、问题协调解决,凝聚工作合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政策支持,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和配套支持政策,统筹利用好区市各类政策,集中力量、集约资源支持试点任务关键环节和项目,强化精准施策。构建区市、县(市)区、园区多方财政协同配套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县区根据地方实际配套制定政策。深化宣传引导,设置数转专栏,按周更新解读惠企政策,分享转型优秀案例。每月开展政策沙龙、案例分享、供需对接等活动,季度开展转型体验官活动,年度评选“金钥匙”标杆案例并举办成果展,通过周周有宣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成果的持续运作,在全市企业中营造数字化转型浓厚氛围。
本方案自2025年10月20日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附件1
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分行业年度目标表
目标内容 | 总目标 | 2026年 | 2027年 | ||||||||
年度 目标 | 基础化学原料 制造业 | 新型材料制造 | 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制造 | 绿色 消费品制造 | 年度 目标 |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 新型材料制造 | 高端装备及 零部件制造 | 绿色消费品制造 | ||
拟改造企业数量(家) | 336 | 233 | 44 | 39 | 79 | 71 | 103 | 18 | 17 | 36 | 32 |
拟改造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 | 13 | 10 | 1 | 3 | 5 | 1 | 3 | 0 | 1 | 2 | 0 |
拟改造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 | 195 | 116 | 15 | 19 | 45 | 37 | 79 | 11 | 13 | 30 | 25 |
拟上云用云中小企业数量(家) | 220 | 131 | 24 | 21 | 46 | 40 | 89 | 17 | 15 | 31 | 26 |
拟打造“小快轻准”解决方案数量(个) | 150 | 90 | 18 | 18 | 27 | 27 | 60 | 12 | 12 | 18 | 18 |
拟建设智能工厂数量(个) | 50 | 30 | 4 | 8 | 10 | 8 | 20 | 3 | 5 | 10 | 2 |
拟打造数字化水平四级试点企业数量(家) | 4 | 2 | 0 | 0 | 1 | 0 | 2 | 1 | 1 | 0 | 1 |
打造市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家) | 40 | 25 | 6 | 5 | 8 | 6 | 15 | 3 | 2 | 6 | 4 |
培育有数字化能力相关证书人才数量(个) | 450 | 270 | 54 | 54 | 108 | 54 | 180 | 36 | 36 | 72 | 36 |
打造“链式”转型案例数量(个) | 4 | 2 | 1 | 1 | 0 | 0 | 2 | 0 | 0 | 1 | 1 |
附件2
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分地区年度目标表
试点期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
改造企业数量(家) | 年度签订 改造合同企业数量(家) | 年度完成改造企业数量(家) | 可争取的 “四争”资金(万元) | 年度完成 改造企业数量(家) | 可争取的“四争”资金(万元) |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 60 | 30 | 42 | 1512 | 18 | 648 |
银川经济 技术开发区 | 80 | 40 | 56 | 2016 | 24 | 864 |
灵武市 (含高新区) | 45 | 23 | 31 | 1116 | 14 | 504 |
贺兰县 (含贺兰工业园) | 53 | 27 | 37 | 1332 | 16 | 576 |
永宁县 (含永宁工业园) | 54 | 27 | 37 | 1332 | 17 | 612 |
兴庆区 (含苏银产业园) | 26 | 13 | 18 | 648 | 8 | 288 |
金凤区 (不含经开区) | 8 | 4 | 5 | 180 | 3 | 108 |
西夏区 (不含经开区) | 10 | 5 | 7 | 252 | 3 | 108 |
合计 | 336 | 169 | 233 | 8388 | 103 | 3708 |
备注:根据试点工作进展动态调整目标数;可争取的“四争”资金按照平均项目补贴标准估算,具体争取金额需结合三个批次实际补贴上限情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