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861L/2024-00358 发布日期:2024-12-30
发布机构: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部门: 银川市住建局
名 称: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信用建设工作总结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信用建设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情况

截止目前,我局在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中获取到纳入信用监管系统的企业有928家,涉及项目经理信用信息2997名,物业服务项目1969个。同时,784家物业服务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并填写物业企业和物业从业人员基础信息数据采集表2024年,依托宁夏十公示信息报送系统,对作出行政检查监管、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数据进行分批次公示,上传行政检查907条、行政确认1210条、行政许可107条。

(二)信用监管开展情况

1.完善建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我局充分发挥信用评价结果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建筑业各方主体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作为企业招投标、动态监管、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相应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建筑业各方主体及从业人员实行差别化综合分类管理。一是针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ABC三种类型安全管理评价,根据管理评价类型,对工程采取有针对性、区别化的安全监管,督促参建各方履行法定安全管理责任。截至目前,我市监管A类在建项目17个,占全市在建项目比例11%;监管B类在建项目81个,占全市在建项目比例54%;监管C类在建项目53个,占全市在建项目比例35%二是充分利用宁夏建筑市场监管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管理力度。2024年对不良行为分12批进行通报,对174家施工单位扣除诚信分值32650分,对44家监理单位扣除诚信分值9700分,对21家工程造价企业扣除诚信分值630分;对54名关键岗位人员扣除诚信分值255分;移交违法违规线索50件;审核施工和监理企业良好行为645件次。2024年对市辖三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活动的监督中发现存在招标项目组成员不到岗、未按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未按规定时间签订合同、归档资料超期等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对2家代理公司进行诚信扣分,对2位代理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扣分,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银川市建设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建筑业企业实施诚信扣分42起。

2.实施物业服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强化物业服务市场。

为规范我市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经理人行为,制定印发《银川市物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全市物业企业、物业从业人员纳入诚信体系建设,物业企业、物业从业人员实行信用等级管理,信用等级分为AAA(优秀)、AA(良好)、A(合格)、B(基本合格)、C(不合格)五个等级,信用业绩采集为3年一个周期,实行动态管理,一个计分记录自事件发生之日起,按日计算,影响3年。每个月根据《物业管理项目日常巡查通报》对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人进行加减分,今年累计为物业服务企业计分1989条,为项目经理人计分757条。

3.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信用管理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落实诚信承诺制度。在住房保障申请、签订配租合同过程中,要求申请人及保障人对提供资料真实有效、遵守管理规定、诚实信用等内容进行信用承诺。2024年申请住房保障承诺1547份,实物配租签订《守信承诺书》2754份。二是开展失信警示公示。银川市住房保障中心针对查处的各类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赋分公示。2024年共对六批次119名保障房申请人或承租人提供虚假材料及转租转借公租房等违规行为进行社会失信公示。

(三)诚信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诚信宣传活动“进社区”。在玺云台北区、连湖花园十二区等小区制作悬挂“保障性租赁住房 禁止转租转借”固定标识牌22块,结合发放典型案例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宣传引导住房保障家庭提高诚信意识,持续引导承租家庭合法合规居住保障房。627日,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芦花苑社区开展以“筑信成城,信用‘银’未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党员干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向广大居民讲解诚信的重要性,失信的严重性、危害性,倡导大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

二是诚信宣传活动“进企业”。626日,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宁夏一建、宁夏中建万喜、宁夏亘利建设等重点建筑企业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大礼包,引导企业讲诚信、重信用,做诚信守法企业,倡议经营者树立起“诚信做人,以德立身,诚信经营,以德治企”的思想理念。

(四)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建设情况

对建筑市场中的关键岗位人员如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并实施诚信扣分,记录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执业行为、质量安全责任履行情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2024年截止目前共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诚信扣分6起。

(五)其他信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聚焦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全年共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线上巡查7次,针对未录入考勤、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考勤天数不足及长期筹备规避监管等问题,对28个项目的28家企业予以信用扣分,共计6900分,同时扣除15名从业人员信用分值54分,切实压实施工现场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履职尽责。

二、存在的问题

(一)诚信宣传深度和广度不足

诚信宣传活动虽取得一定成效,内容针对性不够强。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对信用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诚信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二)信用成果转化运用不够

对信用评价成果转化运用不够,具体表现为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强化监督和较高频率的日常检查还不够。同时,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应用深度还不够,信用信息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推动市住建领域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强化信用监管效能。加大宣传力度,让信用监管政策及安全生产规范深入人心,将各项规范落细落实,确保企业清晰知晓并严格遵循。二是提升监管精细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成果转化运用。优化及规范信用信息采集、记录及公示流程,对各类违规行为进行准确研判,依法依规进行失信公示、惩戒。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