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 640100-144/2020-00064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成文日期: | 2020-12-15 |
责任部门: |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发布日期: | 2020-12-15 |
名 称: |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市辖区内出差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通知 |
各科室:
现将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辖区内出差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予以印发,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附件:
1、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辖区内出差费管理办法
2、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经费收支控制制度
3、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业务控制制度
附件1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辖区内
出差费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市辖区内(简称市内,下同)差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一步完善公务活动制度,根据《银川市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银财发〔2016〕330号)和《银川市党政机关市内公务接待实施办法》(银党办〔2018〕40号),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交通补助费
1、机关工作人员在市内出差,鼓励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如确需租用车辆的,以科室为单位提前与市级乘车保障平台联系预定。
2、机关工作人员在市内出差(按自然天数计算)每人每天补助交通费50元(不含车补保障区域:北绕城高速以南、南绕城高速以北、西绕城高速以东、京藏高速以西)。
3、乘坐单位统一租用车辆和服务对象便车的不发交通费。
4、市内多地出差的,按最远地点发放交通费。
二、伙食补助费
机关工作人员在灵武市、永宁县和贺兰县出差,自行用餐的,按照40元/人次的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包干使用。
机关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向接待单位支付餐费。
三、住宿费
1、在市内出差一般不报销住宿费,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住宿的应提前请示局长批准后方可住宿。
2、当天往返但公务活动超过半天的,可安排午休房,最高按全天房价的一半报销。
3、住宿费按规定标准凭发票据实报销。
四、附则
市内出差须提前1-2天报分管领导审批、并报办公室登记
备案。
市内出差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工作人员出差结束后
应当在十五日内办理报销手续。
本规定自2020年5月1日执行。
附件2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经费收支控制制度
为强化预算收支的控制,严格收入核算管理,强化支出审核、审批,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 单位预算内、预算外收入实行归口管理,全额纳入单位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等小金库。
第二条严禁从零余额账户向基本账户划转资金,如特殊需要划转的资金,由本单位向市财政提出申请,报支付中心审批。
第三条 单位房屋出租、资产出借统一由办公室管理。
第四条 资产性收益由承租方提供增值税发票,扣除缴纳相关税费后的收益按照规定开具非税收入缴款书,由承租方直接解缴本级财政专户。
第五条单位各种财务票据统一由财务部门管理,财政票据由会计人员保管、使用,收据由出纳保管、使用。票据必须按照顺序使用,并做好台账记录,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
第六条行政业务及项目支出0.2万元以内的,由经办科室(经办人)提出口头申请,财务负责人同意后办理相关支付手续;0.2万元及以上的由经办科室(经办人)提出书面申请,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后办理相关支付手续。
第七条 市内出差由分管副局长批准,市外出差统一由局长批准。
第八条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如特殊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事项,须书面情况报领导审批。
第九条 经费支出经办人提供的原始单据应全面、真实,交由财务主管审核,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和符合预算要求。
第十条经费支出统一由分管财务负责人审批。
附件3
银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业务控制制度
为强化预算编制的控制,做到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预算编制由财务人员负责,基本预算严格执行同级财政标准,项目预算各科室申请、局务会议研究,预算编制完成后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审核、财务负责人批准。
第二条财务负责人、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正确把握预算编制的相关政策及各项业务知识,及时与各科室及分管领导沟通协调,确保预算项目符合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的需要。
第三条严格执行季度联动对账机制,每季度末与财政业务科室、预算、国库完成联动对账,利用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核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解指标逐一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四条年度终了后要及时进行决算管理,决算信息要体现真实、完整、准确,决算分析要体现预算结果、人事变动和粮食和物资管理业务。
第五条 预、决算批复后要根据规定及时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