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内容快速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议案建议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 11640100MB0876272X/2025-00001 | 发布日期: | 2025-02-06 |
---|---|---|---|
发布机构: | 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 | 责任部门: | 工商联、市场监管局、司法局、国资委 |
名 称: | 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4号“关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
马卫红、崔建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市营商环境促进局在接到代表的建议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指定由分管领导负责办理落实。办理过程中,于10月14日约见了提建议的代表,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王向豫同志和强娟同志审核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保障,稳定市场预期
一是政策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坚决落实自治区第二届全区民营经济大会精神以及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十项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了民营经济“20条”、推进新型工业化“18条”、营商环境方案“130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政策导向持续发力。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生态治理、文化旅游、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发布4类100条城市机会清单,深度链接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持续正风肃纪,针对不履行首问负责、服务企业不到位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在市民大厅开展服务态度生冷硬、工作状态庸懒散、服务礼仪不标准、服务企业亲疏有别等纪律作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拓宽企业家知情明政渠道。协调政府分管领导作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政策宣讲等,成立民营企业政策咨询服务中心,累计发布惠企政策微课63期,辅助企业申报项目140余项、争取奖补资金5300余万元,开展专场宣讲活动6场次,惠及企业280余家。联合相关涉企服务部门深入各县(市、区)、园区,常态化开展“四日”活动21场次,举办全市政务系统商事制度改革培训班,加强企业家对投资环境和政策的了解。召开工商联界别及委员会客室调研座谈会,邀请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交心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鼓励企业创新转型。完善“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半年全市“六权”产品线上交易70宗,总成交金额7.98亿元。落实阶段性社会保险降费和缓缴政策,为4.14万户企业减免13.24亿元。开通银川至迪拜直飞航线,全力畅通特色农产品运输,截至目前,10批次、70多吨冷凉蔬菜销往迪拜市场。设立10亿元新型工业化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围绕重点产业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信贷产品,满足民营企业“短、小、频、急”的用款需求。推动区内高校129名专家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促成浙大等33名区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入企担任“周末工程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银落地转化。
二、破除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一是紧盯办事难点,推行一网式通办。推出周末不打烊、个转企、一照多址等多项改革,完善准入准营信息实时共享、精准推送机制,拓展免申即办”增值服务,推进“电子营业执照政务服务领域跨部门应用”国家试点,实现企业经营无障碍通行。推行涉企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葡萄酒、牛奶、肉牛等“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开展“一件事一次办”试点。在西部首推“独任审批师”“项目管家”制度,社会和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分别控制在26个和54个工作日内,成为全国最快城市之一。二是深化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对接合作。市国资委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银川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等文件,完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城市新能源公司、银冠食品公司混改。开展股权合作,市属国企与民企等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金额超100亿元,已对外参股投资企业近60户,国企民企在资本合作上取得实质进展。依托国有基金公司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并购重组等工具精耕深耕区、市特色新兴产业,支持域内科创型民企发展,共发起设立基金29支,总规模约 174亿元,吸引社会资本60亿元,累计投资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葡萄酒等产业项目 69个,金额 87亿元,威力传动、朗坤环境等成功上市。合作盘活闲置资产,市属国企引入战略合作方美国莱卡集团,通过参股合营模式盘活滨河氨纶项目,实现产品利润分成,提升存量资产价值。国企民企积极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经开区管委会国企牵头实施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高效公铁联运商贸物流体系,新百物流公司成功入驻。
三、优化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一是推进降费减负。落实投标保证金制度,实现对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市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元及以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投标企业试行免缴投标保证金。今年以来,共为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约1.3亿元,进一步为市场主体降本增效。二是推进电子保函应用。持续提高电子保函服务质效,电子保函线上开具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3分钟,大幅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体验感和使用舒适度,加快了电子保函应用推进。降低服务机构电子保函费率,由5‰降低至2‰—1‰。今年来以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占比达70%以上,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三是认真落实招标计划发布制度。主动指导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网”填写相关信息,在招标公告发布15日前主动公开招标计划,方便潜在投标人更早获悉招标项目概况、招标内容、估算投资、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等信息,提前准备投标工作,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投标活动。
四、完善服务保障,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一是创新优化监管执法方式。破除制度壁垒,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健全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7部门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制定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工作计划,推进综合集成监管机制,有效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重点执法部门采用在线监测、电量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新型科技化手段,着力解决涉企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监管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二是上线“惠企通”政策服务平台。开发惠企“政策通”移动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策查询、咨询和办理服务。精心策划制作“政策通”微信小程序宣传动画、一图读懂、宣传折页等,对300余家重点企业标签进行补充优化,截至目前已发布、制定标签政策180条,浏览量达41175次,兑现奖补资金24笔,1075万元。三是推行惠企暖企新举措。连续两年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动态评选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设立企业服务专厅,建立健全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诉求直达等9项制度,累计为企业提供领办代办导办服务1.5万余次。畅通“5556666”全天候、全时段企业服务专线,组建行政秘书、营商环境观察员、企业服务专员队伍,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政企交心会、恳谈会12场,化解企业诉求616件,为优秀企业家发放“企业家服务保障卡”,提供机场贵宾、社保绿通、景点畅游、子女入学等生活服务事项750余人次。四是搭建企业间产业交流平台。发挥异地商协会作用,动员各商(协)会提供产业交流活动计划,启动“百城千企银川行”活动,对接各地工商联,驻宁(银)异地商会及异地宁夏商会等,来银考察发展环境、开展产业交流,共组织产业交流、投资促进活动16场次。动员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马来西亚宁夏文化旅游推广周、俄罗斯国际食品展、沙特海湾之行等经贸洽谈活动,为企业学习先进理念、交流先进经验、开拓对外市场提供平台和渠道。
下一步,市营商局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民营经济大会部署要求,紧盯助企高质量发展“15条”落地落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和企业家满意为目标,沉下身子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难题,全力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
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
2024年10月1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