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索 引 号:640100-142/2021-00023 发布日期:2021-07-26
发布机构: 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责任部门: 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名 称:关于印发《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

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

《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中心研究,现予以印发,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2021年7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为做好今年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1〕12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23号)文件要求,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制定中心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一、以重点领域为抓手,全过程推进政务公开

    (一)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紧紧围绕银川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继续推进各项目申报信息的公开,重点做好各项目申报指南信息、项目立项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持续加强信息化工作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二)推进公开平台建设。按照市政务公开办要求,积极开展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及时更新公开专栏相关内容,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严格执行《银川市互联网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表》,明确责任,强化督导,做好信息公开涉密审核及意识形态审核,提升政务信息公开质量。(责任科室:运维保障科,配合科室:综合科)

    (三)细化财政领域事权信息公开。持续深化财政预决算公开范围、精度和格式要求,继续定期对预决算报表进行全面核查、公布结果。(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二、以政策落地见效为抓手,全方位推进政务公开

    (一)强化重大政策精准解读。围绕中心《2021年工作要点》要求,对中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性文件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对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分段、多次、持续、跟踪解读,主动答疑解惑。(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进一步优化完善银川12345热线服务功能建设,将政务公开服务工作和办事需求相融合,做好依申请接收、政府信息查阅、政策咨询解答、政务公开意见收集反馈、提供重要政策现场集中解读、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问题收集等服务。(责任科室:运营指挥调度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二)持续推进多元化政策解读方式。加强政策解读材料质量把控,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说明。合理选择解读形式,推进多元化解读方式,除文字、图解等解读方式外,通过场景研讨、接受媒体采访、领导在线访谈、卡通动漫视频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讲明讲透政策内涵,图示图解、短视频等多元化解读形式,年内各科室负责人视频解读不低于1次,通过多举实例、多讲故事,使政策更加立体透明,确保人民群众“看得懂、能理解”。年内所有解读文件务必于文件印发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挂网发布,文字、图解率不得低于80%,多元化解率不得低于60%。(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三)拓展政策解读公开渠道和引导效果。充分运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传播媒介进行转发转载,发挥好主流媒体“定向定调”作用。依托政务新媒体开展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性文件政策解读主动发布、精准推送服务,增强政策解读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到达率。(责任科室:运维保障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四)加强重大政策咨询服务和政民互动。抓好日常回应关切和政民互动,严格落实回复期限,对网上受理平台收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咨询,严格按照法定期限进行回复。进一步依托银川12345热线网上受理平台、人民网留言板、主席信箱、“问政银川”微博矩阵等渠道收到的网民留言、意见建议和问题咨询,分门别类进行转办、分办。通过银川12345热线热线受理渠道,设立政策咨询综合(便民)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号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询服务。(责任科室:运营指挥调度科,配合科室:服务评价科)

    三、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加强门户网站规范化建设。持续健全政务新媒体监管机制,确保每周更新、内容准确。开展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落实专人专责,健全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日常检查、维护和更新机制,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继续深化中心网站建设工作,不断推动政务公开与办事服务、政民互动栏目等板块均衡、融合发展。(责任科室:运维保障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二)稳妥开展开放日活动。结合业务实际和重点任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精心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采取实地参观、现场考察、恳谈交流、问卷调查和意见反馈等组织形式开展,在活动全过程主动听取、积极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专家和媒体等开放对象的意见建议,并在15日内回复。(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三)推进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严格按照“公开事项只增不减、公开方式只多不少、公开时限只紧不松”原则,依据权责清单“三定”规定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政务公开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更新调整,接受社会监督。(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四、切实强化支撑保障,全领域夯实工作基础

    (一)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的通知》(银政办发〔2021〕4号)要求,参照《落实全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政务信息发布规程和政府信息公文公开属性标识》要求,对起草自行制发的所有文件同步界定并填写公开属性和理由。特别是行政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性文件,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二)配齐配强专职人员。要配齐配强政务公开专职工作人员,保持人员稳定,积极参与政务公开短期培训和业务交流研讨,工作接续兼容。鼓励创新公开方式方法,加强政务公开信息报送,及时报送推工作、抓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总结推广工作。(责任科室:服务评价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三)狠抓公开条例教育培训。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每周一“慧”微课堂和“法宣在线”平台,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重要内容。(责任科室:综合科,配合科室:中心各科室)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