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民生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自2021年为民办10件实事实施以来,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有质推进。截止11月底,2021年为民办10件实事全面完成。
一、安装便民交通服务设施
实事内容:在市区部分路口,优化交通组织5处,建设“按钮式”行人过街系统8处,安装可发布前方路况和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等信息的交通信息屏17块,减少道路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完成情况:在贺兰山路与亲水大街、民族街与清净巷、丽景街与解放街等17处路口路段,安装可发布前方路况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和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等内容的交通信息屏17块。完成贺兰山路与民族街路口、贺兰山路与宁安北街路口、宝湖路与康银巷路口、宝湖路与塔渠街路口、宝湖路与尚文巷路口等15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在北京路二十四中门口、兴庆区二小门口、贺兰山路与西花园巷路口、亲水大街与湖畔路路口等8处建设“按钮式”行人过街系统。市区早晚高峰期通行效率得到提高,高峰时间明显缩短。
二、打造城市小微公园
实事内容:在北京西路、满城街等处新建6个小微公园,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市民休闲健身场所。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
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建设的清和街与上海路北侧小微公园(一期)、北京路与满城街交叉口东南角小微公园、峡口巷小微公园、前程家园小微公园、长城路南侧带状小微公园、北京西路小微公园等6处小微公园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总建设面积16.15公顷。
三、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
实事内容:对全市4000名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孤儿、残疾未成年人以及临时遇困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康复治疗、解决生活困难等关爱帮扶服务。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完成情况:对全市3774名农村留守儿童(122名)、困境儿童(3601名)、散居孤儿(51名)进行入户评估。截止11月底,共救助困境未成年人23人,对255名留守、困境、孤儿开展基本生活帮扶服务;对9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和困境儿童及12个村的2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学习教育帮扶服务;对52名需要心理介入服务的儿童提供个案服务130人次。
四、实施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健康保护项目
实事内容:为市辖三区2142名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以及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流感对特殊困难人群的健康影响。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卫健委
完成情况:市民政局、卫健委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有2009名(该数据为动态管理,经核实截止11月底符合条件的群众为2009名),于10月底开始组织接种工作,如期完成预期目标,其中兴庆区798名、金凤区792名、西夏区419名。
五、开展乡村振兴快递进村便民服务活动
实事内容:在全市180个村建设快递服务站,方便农村群众网上购物,同时打通农产品外销渠道,为增收致富创造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部门: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
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银川市280个行政村(包含宁东),已建成村级快递网点244个,覆盖行政村202个,超额完成22个。
六、为老年人安装预警报警装置
实事内容:为市辖三区2000户75岁以上居家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以及享受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津贴的困难老年人,安装烟感、一键报警呼叫以及天然气泄漏检测等物联网装置,保护困难老人人身安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网信局
完成情况:市民政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安装对象范围,将市辖三区60—74岁有需求的城市低保老年人也纳入项目实施范围,截止11月底,共计完成安装2000户,其中兴庆区1105户,金凤区590户,西夏区305户。
七、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家政服务百千万工程
实事内容:对20000名农民工、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进行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将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文化东街的一栋市供销社近2000平米的建筑物改造为家政服务便民市场,依托该平台加快推进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年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5家,培训家政职业经理人100名、家政服务员1000人,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为全市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商务局
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我市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9194人次,其中农民工培训27894人次,围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719人次,超额完成任务。银川市家政服务便民市场改造工程全部完成,目前已有30余家家政企业报名申请入驻。100名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已于6月份完成。培训家政服务员1000余人。
八、开展流动人口便民服务活动
实事内容:为流动人口创业务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设我市电子居住证办理系统,实现“无纸质材料、全程网络、一趟也不用跑”微信办理居住证。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完成情况:全市电子居住证管理系统依托公安厅社区警务工作平台,通过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体系为基础的身份认证机制,以数据业务鉴权和二维码扫码识别,从而实现全市范围内电子居住证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安全共享,为政府跨部门“一网通办”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该系统已建成,并与“宁警通”、“爱银川”、“我的宁夏”平台实现对接。
九、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百村工程
实事内容:在银川市100个偏远乡村配备法律服务系统及可视智能终端,由专业法律机构为农村群众提供足不出户的“面对面”法律咨询服务,更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100个偏远村的100台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终端(自助柜员机、可视化桌面机)已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并上线使用,其中兴庆区13个村,金凤区13个村,西夏区13个村,永宁县20个村,贺兰县18个村,灵武市23个村,群众使用智能终端访问量接近4000人次。
十、实施老旧小区居住条件改善工程
实事内容: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75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完成情况:截止11月底,75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兴庆区19个小区,金凤区20个小区,西夏区31个小区,贺兰县3个小区,灵武市2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