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市政府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法治政府建设年报>银川市

银川市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2021-03-30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银川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为推动实现“一高三化”发展目标,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建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全国、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积极争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入选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中央依法治国办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二是全面加强创建工作培训和专项督察。举办全市法治建设业务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工作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先后开展4轮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专项督察整治。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重点解决事业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已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市机动车辆安全检测中心等转企改革方案已经审议通过。二是落实减税降费和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累计减免税费31.33亿元;全面梳理整顿全市68家行政事业性单位涉企收费情况,取消2项无政策依据行政审批中介事项。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出台《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银川市“1230”审批服务改革新模式入选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三)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一是推动我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化。制定印发了《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市政府8个方面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2020年度10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聘请合天、德恒、宁人等3家律所为市政府法律顾问单位,凡涉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均邀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研究讨论。

(四)认真开展立法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一是持续加强立法备案审查力度。始终把立法备案审查摆在法治政府建设突出位置,全年累计对150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文件实施合法性审查,审查修改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法规性决定(草案)1件,政府规章(草案)12件;废止市政府规章2件,向自治区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15件。二是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全面起底和集中清理我市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修改存在限制竞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1件,清理8件、废止4件。

(五)稳慎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第二步综合执法改革。按照机构改革总体安排部署,将分散在8个部门16个事业单位的28项综合执法事项集中划转到市和辖区综合执法(监督)局,并同步完成涉改人员划转等工作。二是执法队伍改革稳步推进。以执法队伍改革助推行政执法工作,明确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方向、任务等,完成文化市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三支综合执法队伍改革设置。

(六)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及时开展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编制全市34个部门对应的3645项行政职权,26603项责任事项、38003项追责情形和22023项担责方式。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强信息化应用,全市46家单位(部门)接入宁夏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录入执法案件信息2000余条。开展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和集中督查检查4次,督促28个部门对6类问题限期整改。三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联席会议等5项工作制度,100%覆盖市场监管领域132项双随机抽查事项,为实施公平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七)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一是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市人大议案6件、代表建议94件、政协提案177件,办复率100%。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查出违规及管理不规范金额近7亿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1.2万元,提出意见建议213条。

(八)依法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一是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全力化解行政争议和纠纷,全年共收到有效行政复议申请180件,已办结134件,正在办理46件。二是依法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行政应诉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不断提升,行政案件败诉率大幅下降。

(九)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策解读,转发国家、自治区政策解读109件;制定并公开发布市级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性文件图解88件,政策解读达100%,发布政府信息1.89万条。二是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和信用信息归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接入市民大厅等部门信息化系统,实现信用信息自动核查与反馈。企业法人信用档案查询植入银川市24小时政务服务便民终端,实现不出园区、社区即可便捷查询法人信用档案。

(十)继续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务。举办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宣传活动1800余场次,受众近32万人次,发放资料9.8万余册。完成对6个县(市)区和78个市直部门“七五”普法终期考核,高标准通过自治区“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68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972万余元;办理公证事项38581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8874件;受理各类民商事纠纷仲裁773件,审结案件730件。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职责。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并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实施方案》《2020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等4个文件。银川市及各县(市)区全面开展述法工作,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二)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重视司法改革,全力保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工作和法律监督工作,全市法院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院庭长收案4.28万件,结案3.9万件;全市检察院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敏感、疑难案件1535件;强化对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的司法保护,联合石嘴山市检察院、吴忠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黄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75件,开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立案3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3件。

(三)加强干部法治素养建设。将依法行政情况纳入年底市委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并充分运用部门反馈结果,推动党政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人常态化开展法治建设。重视干部法治教育培训,通过市委党校中青班、干部网络教育等,开设法治教育课程80余节,参训7000余人次。2019年以来,政法系统共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17人次,晋升职级85人次,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年来,虽然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个别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实效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单位和部门法治建设工作缺乏系统安排,工作内容和方式还比较单一;法治宣传教育创新举措不够,普法责任制落实与中央和自治区要求还有差距。三是个别部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到位,部门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识还不充分,工作推进速度和效果不理想。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健全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证明事项清单等动态管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二是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战略任务谋划行政立法工作;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三统一”要求。三是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体系。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发挥风险评估功能,落实决策后评估工作。四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向乡镇覆盖;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加强以案释法,提升执法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