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政务动态 返回首页

全力推动“六权”改革走在全区前列
——解码银川“六权”改革实干密码(二)

来源:  银川日报
发布日期:  2023-09-01

聚焦“降污增益”推进排污权改革

排污权改革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六权”改革之一,是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的有力抓手。作为全区排污权改革试点市,银川市在让市场有交易、让污染有下降、让企业有收益上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市场化减排、制度化控污的新路子。

今年7月份,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分别以42000元/吨、30000元/吨的价格,将富余的20.21吨二氧化硫和28.88吨氮氧化物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出让给石嘴山市的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总金额171万元。

原来,位于石嘴山市的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30MW+2×75MW燃煤背压热电二期工程项目(1×30MW部分)需要排污权指标保障项目落地,但当地火电行业指标短缺,而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有富余的火电行业排污权指标,也有出让意向。经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对接两家企业,了解供需要求、给予政策指导后,最终促成了这笔排污权交易。

“近年来,我们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污染治理等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后,没想到多余的排污权指标还能换成真金白银,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更高了!”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落实生态环保、推动产业转型、护航高质量绿色发展,这是推行排污权交易的重要意义所在。自排污权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银川市坚持“以证定权、以证定量”原则,推动初始排污权“应确尽确”,目前排污权改革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至532家、可交易排污权15家、政府储备排污权466家、新建项目核定新增排污权56家。在全区率先开展新建项目排污权有偿取得,引导新建企业(项目)进场交易。建立交易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交易的排污单位和地区,优先安排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资金和生态补偿资金。坚持“基准价+浮动价”的科学定价机制,指导企业以协议定价的方式开展二级市场交易,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以公开竞价方式购买政府储备排污权,排污权市场价值逐步显现。完成全区首笔二级市场排污权交易,先后启动两次政府储备排污权出让,达成交易50笔、金额695.5万元,交易量、交易金额位列全区第一。

排污权除了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还可用作抵押贷款。2022年年底,宁夏银行北京路支行与宁夏恒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排污权抵押贷款意向性合作协议,宁夏银行以包含排污权在内的组合贷方式,向宁夏恒康科技有限公司授信贷款2600万元。“2021年,我们通过购买排污权指标,保证了1万吨盐酸二甲双胍项目顺利建成。同时,我们通过排污权抵押贷款获得银行的2600万元授信贷款,用于实施中水回用技改等项目,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该公司负责人说。

这是银川市首笔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的排污权抵押贷款,标志着排污权抵押融资和授信贷款工作在银川取得实质性突破。据悉,银川市借鉴上海市等地的排污权抵押融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指导金融机构出台排污权抵押贷款产品,支持企业通过排污权抵押开展绿色信贷,赋予排污权有效金融功能,盘活排污权无形资产。目前宁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3家银行可提供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已经有30余家企业具备排污权抵押贷款资格。

聚焦“控能增产”启动用能权改革

用能权改革是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流动和集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去年9月自治区启动用能权改革以来,银川市成立了用能权改革专项小组,组织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园区召开了用能权改革座谈会,深入重点企业对用能需求进行了调研,稳步推进用能权改革工作。

我市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用能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进行全面摸底调研,摸清全市40家重点用能企业的用能底数和新增用能需求,并根据全区拟定的试点范围,采取节能审查与第三方机构核查等方法,合理确定新建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和节能改造项目用能权指标。依托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用能权交易平台搭建工作,确保用能权交易市场顺利启动。同时,加强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对接,按照“1+1+N”的用能权改革总体思路,制定《银川市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方案》,力争年内建立用能权改革制度体系,搭建交易平台,启动用能权交易试点;到2025年建立基本完善的用能权改革制度体系,建成交易规范有序、监管严格高效、要素流通便捷的用能权交易市场。

“我市已起草完成《银川市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探索开展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自治区‘十四五’激励目标值(1.67吨标准煤/万元)且低于控制目标值(4.48吨标准煤/万元)的新改扩建项目用能权交易等措施。目前,该实施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中。”市委深化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银川市统筹考虑能效水平提升和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加快推进银川经开区、苏银产业园绿电园区建设,积极推广工业企业绿电认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为实现能耗双控目标和保障企业用能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持续开展节能改造,有序开展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改造。

聚焦“减碳增汇”推进碳排放权改革

走进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改造后的大型清洁生产设备正在有序运转,直接从源头大幅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改造后,我们年平均供电煤耗较改造前降低10克/千瓦时。”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2019年进行清洁设备改造时,高昂的改造成本让他们倍感压力。就在他们犹豫时,生态环境、工信等部门辅助企业制定出成本相对较低、效率较高的清洁设备技术改造路线。技改的成功,让企业不仅用更少的煤保障全市3700万平方米的民生供热,还能每年节约标煤16000余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0余吨。依托国家碳交易市场,2021年9月,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又成功将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415万元的价格卖给其他企业,这笔交易也成为宁夏大宗碳配额交易“零突破”案例。此举使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获得了50万元的“银川卫士”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奖励。

这次交易让企业看到,只要提高碳管理水平、降低排放量,就能将环保的优势转换成收益。“我们节约出来的碳指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变成真金白银 ,让我们更有动力自发做好节能降碳工作。”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的碳排放交易,是见证银川市推进碳排放权改革的生动实践之一。银川市严格落实“双碳”目标,在全区率先启动改革探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碳排放管理 推进碳排放权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20条改革举措。组织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项目,全面摸清了5大领域碳排放现状。组织重点单位开展注册登记、交易系统开户和交易系统绑定激活等工作,加快推动全市10家发电行业企业(含自备电)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截至目前,第一个履约期内全市碳排放权配额(CEA)共成交15笔,累计成交量220万吨,累计成交额9305万元。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银川市在严格落实自治区要求的对年用煤量10000吨以上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查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区开展年用煤量5000吨以上10000吨以下标煤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查核算,为下一步更深入推进碳排放权改革摸清家底。”

除了做好降碳的“减法”,银川市还在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上做好“加法”,推动企业向科技向绿色要效益,让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

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铸造示范工厂,看不到传统铸造车间天车穿梭、震耳欲聋、粉尘飞扬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明亮的车间和智能化的生产场景。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将传统铸造车间建成了铸造数字化工厂,广泛应用了大尺寸铸造砂型3D打印机、重载AGV、桁架机器人、立体仓库、自动浇注车等智能装备,以及铸造工艺集成设计软件等系统集成,重构了铸造工艺流程,实现了无吊车、无模具、无重体力劳动、无排放、无温差作业环境。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只是银川市绿色制造体系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银川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银川市启动碳普惠试点建设,就意味着要把绿色低碳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全面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目前,全市碳普惠体系建设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同时,银川市依托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立银川市“双碳”研究中心,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借助专家资源组建研究团队,为“双碳”工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改革永远在路上。银川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改革部署,增强“大胆闯”的魄力、“先行试”的勇气,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充分释放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的发展红利,全力推动“六权”改革走在全区前列,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银川落地生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