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政务动态 返回首页

针对暴雨山洪灾害 全链条完善相关措施
 我市印发贺兰山东麓银川段防汛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来源:  银川日报
发布日期:  2024-08-25

为切实提升贺兰山东麓银川段防汛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区、市党委和政府部署要求,近日,银川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贺兰山东麓银川段防汛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针对贺兰山东麓银川段暴雨山洪灾害,全链条完善监测、预警、救援、除险、撤离、安置等措施,加快构建上下一体、纵横联动、响应灵敏、调度有力的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和机制,力争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贺兰山东麓银川段南起永宁县月亮沟,北至贺兰县小西伏沟,南北总长85公里,分布有重点山洪沟37条,洪水主要来自于汛期降雨产生的径流,具有时间短、强度大、极端性强、成灾快、损失大等特点。多年来,银川市不断完善“导、拦、泄、滞、排”城市防洪体系,已建成拦洪库15座,导洪体系9处64.5公里,蓄、滞洪能力6200万立方米,核心区(西夏区)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贺兰县、永宁县为五十年一遇,保障洪水不进城。贺兰山东麓银川段风险点主要有:水库拦洪库滞洪区15座,山洪灾害危险区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9处,沿山过水路面51处,重点旅游景区9家、非煤矿山企业7家,葡萄酒庄77家。

按照方案要求,降雨过程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织气象、应急、水务、自然资源、交通、文旅、公安、消防、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及沿山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开展会商研判,提出应对建议,形成会商结果,发出工作提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进入防汛应急期,市防汛应急工作专班13个成员单位立即到达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与各县(市)区加密会商研判频次,参与防汛应急工作。发布市级防汛应急响应后,进入防汛响应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密滚动会商研判,有针对性提出处置措施,及时收集汇总雨情、汛情、险情、灾情信息,并将会商研判情况及处置措施及时上报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

方案提出,橙色、红色高级别预警信息发布后,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必须按照“四个一律”原则,围绕“五个关键”环节,落实“四个包抓”机制,迅速组织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按照“明白卡”及时转移到事先确定的安置点。受威胁旅游景区、葡萄酒庄、施工工地、非煤矿山企业等单位,由单位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疏散转移,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督落实。

在险情处置方面,方案提出,水库、拦洪库、泄洪沟道等防洪工程持续高水位运行时,市水务局要向水利厅提出洪水调度建议,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同意后实施。洪水调度期间,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对重要区域、重点部位加强巡查防守、专人值守,提前落实封控管制和关停撤转等措施。

此外,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及时对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过程全面复盘,总结处置经验,查找短板漏洞,制定后续改进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