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满满向终点
留下人生的高光时刻
年纪虽小志气高
人生拼搏在此时
胜利就在眼前
9月27日7点30分,伴随着发令枪声的响起,以“中国梦·劳动美——跑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全国职工半程马拉松赛(银川站)正式拉开帷幕,2万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职工跑友从起点奔涌而出,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美丽赛道。
对银川而言,这场马拉松不仅是一次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城市魅力的“沉浸式传播”。对选手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奔跑,更是一场带着诚意与温度的城市体验。而这份体验,正是成为他们记住银川、爱上银川的理由。
◆奥运冠军盛赞银川
“银川人民太热情了,美食太诱人了!”奥运冠军王军霞热情盛赞大美银川,“金秋九月的银川尤为适合跑步,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跑者通过体育打开生活,重塑自我。跑步时能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做好眼前的事,这份坚持与热爱将会激励每一位跑者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来之前,朋友们向王军霞推荐了银川的诸多美食,葡萄酒、辣糊糊、八宝茶、烤全羊……“最期待的是手抓羊肉,赛事结束后一定要尝尝,感受极具宁夏风土人情的特色美食。”王军霞说。
第二次来到银川,奥运冠军王丽萍对银川的印象比上次更好了,“银川真是一座给人惊喜的城市。”王丽萍笑着说,蓬勃发展的银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都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劳动者最美、最光荣,用汗水书写荣誉,收获健康身体,拥抱美好生活。”王丽萍说,这场赛事是一次宣传银川、展现银川魅力的好机会,她看到了赛事在宣传与服务保障等各方面的努力,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工作,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奋斗。
◆特色方阵闪亮赛道
“强国有我”“远处有光芒脚下有力量”“逐梦银川青春勇进”……赛道上,手持口号牌、身穿“工运红”参赛服的特色方阵尤为引人注目。
“能在家门口参加这样一场全国性的赛事,很激动也很自豪。”特色方阵参赛选手柴进介绍,当天早上5点多他就赶到了比赛现场,让他意外的是,赛场上已经集结了不少参赛选手,大家合影、热身,参赛热情高涨。
当天早早赶到比赛现场的,还有全国劳动模范、银川公交车司机杨彦锋。“主办方用一场高水平的赛事让我们劳动者站上了C位,当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工匠们身穿‘工运红’服装一起站在起跑线前,那种身为劳模、身为银川人的双重自豪感油然而生。赛后,我要把这份收获带到工作中去,带动更多工友跑起来、干起来,为银川的发展再立新功!”杨彦锋说。
“参加马拉松比赛,是为了激励自己不断拼搏,不是为了拿到第几名。”全国劳模代表、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夏科德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职工陈松虎说。在单位,他作为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多次攻克难关,圆满完成任务;在马拉松赛道上,他挑战体能极限,奋力跑向终点。汗水浸湿的衣衫与熬夜加班的星光,都见证着属于劳动者的荣耀与梦想。
◆圆梦赛道读懂一座城
头戴墨镜,身穿古装,还背着一把宝剑,赛道上,参赛选手张爽的侠客造型格外吸睛:“我是一名来自吴忠的交警。吴忠马拉松比赛时,因为要保障服务赛事,不能参加比赛。今天以一名选手的身份参加职马,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
“之前我报了两次银川马拉松都没有中签,这次成功在银川参加职马,也算是圆梦了。”来自甘肃天水的董先生说,跑马拉松是他的业余爱好。因为身边跑友经常称赞银川的马拉松赛道,所以他一直持续关注着银川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此次来银川,他惊喜地发现,这里不只有最美赛道,还有热情好客的市民、服务周到的志愿者。
8岁的王俞涵和当警察的爸爸一起跑完了6.6公里,在职马的赛道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中途确实有点累,也萌生过放弃的念头。”王俞涵有些害羞地说,爸爸一直在鼓励他,告诉他“遇到困难时多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所以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他们和城市有个美丽约定
2025全国职工半程马拉松赛(银川站)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城市精神的生动展现,每位跑友的亲身感受,都让这场赛事的魅力愈发彰显。
“今天一路都在被银川人热情地帮助着。”用轮椅推着88岁高龄的公公赶至终点为丈夫加油助威的兰秀梅感动地说。兰秀梅的丈夫马晓萌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退休教师,也是马拉松爱好者。丈夫从起点出发后,她就带着公公往终点赶。途中,她询问一位路人路线,路人不仅告诉了她路线,还热情地帮她打了一辆出租车。由于第一次使用轮椅,不会收,路人见状再次帮忙,再三叮嘱出租车照顾好这两位西安客人。上了出租车,司机主动向兰秀梅介绍银川特色景点和美食,让她对银川有了更多的了解。由于交通管制,下车地点离终点有一定距离,正当兰秀梅苦恼的时候,警察为兰秀梅开通了便捷通道,让她大大缩短了路程。
“这趟银川之行超出了我的想象。”儿媳妇讲完了一路上的经历后,坐在轮椅上的马宝珊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是宁夏人,但他从未来过宁夏,这次听说儿子要来银川跑马拉松,他就跟着来了,也算是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银川现代化的建筑、高覆盖率的湿地和绿地都颠覆了马宝珊的想象。“银川是个很美丽的城市,我打算再好好转转。”马宝珊说。
说话间,马晓萌已到达了终点,“这次我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比上一次少了5分多钟。”马晓萌开心地说,“银川赛道平坦、路线规划合理、气温适宜是我今天能拿下这个成绩的原因。银川是我的福地,明年我还要来参加银马。”
大美银川的马拉松赛道魅力与人文温度,也让远道而来的青海选手俱鹏直呼不虚此行,“从踏上赛道的那一刻就被惊艳到了!”俱鹏坦言,自己跑过不少城市的马拉松,但银川的赛道格外有特色。不同于青海的高原风光,这里的赛道串联起贺兰山的壮阔与典农河的灵秀,跑起来非常舒适,仿佛在大自然中穿行。“天气也很凉爽,每一步都跑得很舒展。”他说,作为耐力型选手,他尤其喜欢这种兼具风景与舒适度的赛道设置,这样的环境能让人更好地找到节奏。
这场职工马拉松,跑出的是速度与激情,沉淀下的是跑友对这座城市最真切的喜爱。正如许多跑友赛后所说:“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奔跑,更是一次与银川的深度相拥,下次一定再来!”
◆倾力护航让城市IP“一路繁花”
对于跑步爱好者而言,马拉松是一种精神追求,同时也是意志力的比拼;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马拉松折射出的是地方政府的治理理念、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马拉松不是“一个人在奔跑”,而是整个城市在协作。从道路交通疏导、医疗保障安排,到志愿者“温情服务”、群众热心宣传,每一场赛事都是对城市的动员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
“这是我第一次在银川参加马拉松比赛,参赛体验非常好。我打算在银川多留几天,逛一逛,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座城市。”来自陕西的梁向琴告诉记者,她是和其他8名跑友组团参赛的,银川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城市印象。
“今天早上4点就出门了。虽然这两天挺辛苦的,但是看到赛事各个环节都井井有条,听着参赛选手对银川的夸赞,我们也感觉挺自豪的。”志愿者张旭说,“志愿者是银川市的一张名片,只要我们待人接物时热情一点,做事情时细心一点,帮助选手时主动一点,我相信这张名片会被擦得更亮。”
早上5点20分左右,宁夏人民医院护士马慧荣就出现在了职马的终点:“我们配备了充足而齐全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选手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保证他们的安全。”
据了解,当天组委会沿途设置了补给站9个、降温点4个、医疗站15个,医疗观察志愿者261名,救护车14辆,AED救治团队96人,配备移动AED48台,联动定点救治医院3家,开通救护绿色通道5条,协调组织安保力量3810人、志愿者1800人。
◆让赛事“流量”变文旅“留量”
不少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感受,关键词集中在“有温度”“吃美了”“想二刷”。“以前觉得银川是西北小众城市,这次跑完马拉松,不仅爱上了这里的风景和美食,更佩服这座城市把‘体育+文化+消费’做得这么自然——不是硬推旅游,而是用细节让你愿意留下来逛。”“作为一名跑友,来银川参加这场全国职工马拉松非常荣幸,而且还能享受景区、美食等各种福利,这种兼顾热爱与生活的赛事,比单纯追求成绩的比赛更有意义。”
此次赛事联动“乐购银川”“畅游银川”“悦动银川”“妙选银川”“微醺银川”五大品牌和“银票有礼”福利计划,让本次赛事成为一场生动的商文体旅融合实践。赛前,依托酒庄漫游铛铛车特色活动,为参赛选手开启一场融合产业与风情的酒庄探秘之旅;赛事期间,现场集中展销宁夏“六特”产品、地道风物、文创精品等,联动银川各大商圈、景区、酒店推出赛事专属优惠,让参赛号码簿化身消费引擎,为城市经济注入蓬勃活力;赛后,以览山公园日落大合唱这一银川时下热门文旅活动,持续刷新城市好感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