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城美水更美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0-03-26 11:2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得益于引黄灌溉,银川境内沟渠纵横,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和“七十二连湖”之说。全市现有湖泊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水域面积占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0%。自然湖泊湿地近200个,百亩以上湖泊128个总面积12.32万亩。目前,拥有典农河、鸭子荡水库、鸣翠湖等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阅海、鸣翠湖、黄沙古渡、宝湖和鹤泉湖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18年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因湖而兴的银川,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维护着一方河湖,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让“塞上江南”的名片更加鲜亮。

河湖水系连通提升城市品质

七子连湖,属于银川市东南水系重点湖泊湿地,经过河、湖连通扩整、沟道清淤整理等水利工程,已成为典农河水系的分支,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南部水系连通效果初显,去年开始,我市继续提升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加快推进新时期民生水利建设。

西部水系赛马水泥铁路专线段水系开挖及水利配套工程已经告一段落,待春暖花开,两岸绿化效果呈现后,整个银西河水系将是一条集景观美化、城市排涝等为一体的生态水系,将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极大地提升城市品质。

以此为基础,我市在西北部区域连通水系近30公里,建成了集防洪、排水、生态、景观、休闲和产业集聚于一体的银西河水系,打造了一条南北贯通的绿色生态长廊。打通水系,连接湖泊,2019年,我市完成罗家湖及阅海万家G2区南侧湖泊湿地恢复整治工程,对太阳岛水系与渠庙湖、罗家湖进行连通整治,开挖整治G2区南侧水系,增加水域面积153亩,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聚焦专项整治推进河(湖)长制向“常治”转变

拥有满城湖色,管理不当,便会失色。专项整治、立法保护……一系列的举措,确保了我市河湖长清。

位于金凤区良田镇的胭川湖,湖面平静,不时有飞鸟在周边觅食休憩,周边道路已铺上石子,禁止垂钓等警示牌匾树立在周边。但在以前,这里却不是这样的景象。胭川湖系自然形成,最初面积约600亩。2000年以来,周边群众填湖造田,违法建设房屋、牛棚,致使胭川湖湿地面积减少至99.9亩,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对此,银川市检察机关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金凤区自然资源局及时启动湿地恢复工作,制定《金凤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制度方案》,从制度层面确立了金凤区湿地长效保护体系。现已拆除胭川湖及周边违法建房109户、牛棚9座、羊棚3座,违章建筑面积累计18585平方米,集中清运拆除后建筑垃圾24300立方米,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重新划定了胭川湖湖区边界,修建2100米环湖道路。该湖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恢复。

去年以来,银川市水务局与市检察机关搭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平台,联合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5件,通过约谈、通报、挂牌督办、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等多种方式已销号83件。检察机关通过专项活动立案6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6件。

河长实名制促进了巡河实效。在银川,共有794名河长成为绿水清流的守护人。我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体系,将全市所有河湖纳入河长制范围,实现河长制全域覆盖,去年,四级河湖长全年巡河次数32906次,上传巡河问题工单185条,受理河湖投诉37条,办结率90%,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人工湿地显作用河畅水清景美在眼前

眼下,走在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湿地项目岸边,已有树木和植被抽出新芽。去年这段工地,四周还是沙石满地,经过大半年的施工,水系两岸已经平整一新,种满了绿植。治水与治绿、治林、治田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实现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有效保护、水环境逐步改善,这也是我市近年来水系建设的全新思路。特别是在城市东部,开展黄河母亲河保护行动、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工程,扩挖、连通现有滨河大道东侧水域,沿线补充人工表流湿地,疏通现有湿地排水通道,种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借助循环净化及水生植物净化,实现水系湿地连通联调联净,打响黄河保卫战,既确保了入黄排水沟水质全部达标,又提升滨河生态廊道绿化水平,打造了水清岸绿的舒适生活环境。

为保持河湖水系“清澈”面目,我市加快推进了水资源涵养和水生态建设工作,实施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建设,截至目前,永二干沟章子湖、经纬创业园区、滨河大桥、中干沟、银新干沟纺织园区污水厂、四二干沟等8处人工湿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沟水、洪水、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水资源调控体系,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