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报送专栏 > 政务要闻信息报送 >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五个一批”推进构建银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农业农村局 2021-08-26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银川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从规划、平台、企业、品牌、要素五个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1亿元,同比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2元,同比增长10.6%,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制一批规划。紧盯“一高三化”目标任务,对标落实自治区全域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安排部署,高质量编制完成《银川市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奶产业“十四五”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规划》等一批重点专项规划,2021年全市第一批开工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共61个,聚焦新型基础设施、特色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等领域,总投资4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6亿元,政府投资1.5亿,吸引社会资本24.1亿,为“十四五”时期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创建一批平台。聚焦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重构”,立足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贺兰县、西夏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永宁县闽宁镇、贺兰县良田镇、灵武市梧桐树乡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一体化建设。建成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个,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12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3个,示范带动全市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变革创新。

培育一批企业。落实自治区九大产业布局,将重大项目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2021年实施张骞葡萄郡等葡萄酒重点产业项目14个,沃福百瑞枸杞深加工项目6条生产线建成投产,蒙牛高端液态奶加工基地、白土岗奶牛养殖基地场、贺兰山牧业第二奶厂项目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加快形成产业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现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4家,星级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81家,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38家,占全区66.7%,涌现出兴唐、金河、厚生记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打造一批品牌。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为引领,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深度挖掘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银川优质农产品品牌20个,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灵武长枣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昊王大米、上滩韭菜等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大力宣传推介银川特色优质农产品,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平台,成功举办“塞上好产品·云尚靓银川”宁夏特色农产品系列营销活动,牛羊肉和红酒销售额位列淘宝当天直播第一名。积极参加“宁夏品质中国行”上海、长沙等推介活动,签约金额达5.5亿元,将特色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让更多银川特色农产品走向区内外市场。

激活一批要素。紧扣“四权”改革要求,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3项改革。全市承包地流转78.54万亩,流转率62.33%,居全区首位,累计发放农地抵押贷款2.71亿元,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通报表扬。28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67.83万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量化农村集体资产15.53亿元。贺兰县入选农村宅基地改革国家试点,率先推进宅基地改革,形成一批农村改革的“银川模式”“银川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