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守护碧水蓝天擦亮先行区示范市生态底色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3-06-01 14:36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银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如今的银川大地,放眼望去,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描绘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绿色发展画卷。

系统治理保护碧水蓝天

登高望远,环城水系绕城而过;极目远眺,远山如黛碧空如洗。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就是银川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绿色,已成为银川最亮丽的底色。

生态环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每年年初制定大气污染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着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银川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扎实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价工作,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继续加快推进银川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深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管控;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安装与平台联网;修订《银川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全面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5%以内。

同时,围绕“双碳”目标,2023年,银川市率先在全区开展年用煤量5000吨以上10000吨以下标煤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查核算,全面掌握银川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在推动火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将宁夏赛马水泥、瀛海天琛等17家水泥、建材、化工等重点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范围,率先在全区建立碳排放权改革奖励激励机制,为全区开展碳排放权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如今在银川,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银川市空气质量的蜕变正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成果。

从严监管筑牢生态屏障

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从严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银川市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网。

“为推进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管控约束,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力争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协同创建贺兰山国家公园,完成矿山生态修复3000亩;实施美丽河湖工程,推进典农河南环水系等水治理项目建设,修复湿地4.3万亩;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营造林7.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谋划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评估,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同时,我市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60%、48%;实施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宁工业园区和贺兰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支持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水平发展,努力打造循环发展新标杆;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深入推进“四大改造”,完成共享机床铸件生产线改造等技改项目3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新培育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个;支持银川经开区、苏银产业园“绿电园区”试点建设;鼓励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新建绿色建筑占比70%以上;推进一体化绿色交通,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0辆,建成公交充电桩500个以上,争创国家绿色出行城市。

我市锚定“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加快西夏热电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宁夏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改扩建、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1%以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无废”底色;以“无废城市细胞”建设为抓手,创建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酒店、无废机关、无废景区等9类100个;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固废危废治理工作和“无废城市”建设大格局,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银川样板。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大美银川

呵护生态“颜值”,提升经济“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市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修复治理、资源保护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升自然生态服务功能。

去年,我市修复湿地5.3万亩、矿山生态修复7000亩,营造林6.5万亩、草原修复2万亩、防沙治沙6.54万亩;新建小微公园6个,实施团结路等城市道路绿化项目21个,新增城市绿地1500余亩,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美丽庭院1000户;新增城市集中供热55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2万户;新建慢行绿道31公里,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同时,我市扎实推进黄河银川段水生态保护治理攻坚行动,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确保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出;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施鸣翠湖、阅海等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完善“一河(湖)一策”;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补充排查重点湖泊、主要排水沟等排污口,建立排查清单和整治清单,实施“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加强工业企业及园区废水排放综合管控,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深化公安、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多部门“生态110”联勤执法机制,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2023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对灵武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治理进行“回头看”。2023年,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质比例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经过多年努力,生态优先已成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城市品牌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银川绿色发展的脚步也更加稳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