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聚焦高质量 下好一盘棋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宁夏新闻网 2023-07-24 09:1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百瑞源枸杞原浆生产车间

百瑞源枸杞原浆生产车间

共享装备3D打印智能工厂

共享装备3D打印智能工厂

生态宜居,大美银川

日前,银川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再添“国字号”荣誉。2020年,中国科协推出“科创中国”服务品牌,银川成为全国26个试点城市之一;2021年,银川与广州、嘉兴、天津滨海新区一同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此次与全国38个城市(园区)一同获评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再次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银川守正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

下好先手棋 以创新之笔勾勒活力之城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银川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的使命任务,要求银川“走在前、作表率”,银川谋划确定了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四个方面示范引领的奋斗目标,以平稳为基、产业为要、创新为魂、项目为王、民生为本,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两都五基地”。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有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提升、企业创新创造的深度注解。

去年10月,《银川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瞄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深化改革,全方位、立体式勾勒“未来银川”画像,让传统产业焕发活力、新兴产业激发动力、社会发展汇聚合力,以创新思维选择“未来赛道”,助力推进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

一年来,银川下好创新先手棋,激发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全区率先出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条”、稳增长促发展“10条”、四保两稳一促“32条”、促进工业增长“20条”等系列政策。深化“千名干部包千企”机制,创新制定县(市)区、园区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办法,2022年GDP、社消增速等多项经济指标在沿黄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7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率先在沿黄城市出台实施“四水四定”方案,累计节水超200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44.6%。“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惠企政策直通车等4项典型经验被全国推广,成为营商环境标杆示范城市。加快释放创新动能,出台人才兴市战略等1+9政策文件,支持人才“带编入企”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641名,较前一年翻了一番。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2.01%,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荣获“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聚力发展“三新”产业,今年1—5月,“三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3%,占市级工业产值比重为51.96%,“三新”产业已成为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围绕支持企业创新,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企业创新决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推广等不同需求阶段给予企业发展全过程支持。围绕“应用场景”“创新产品”“科研诚信”“揭榜挂帅”“银川新星基金”等制定文件政策10余项。2022年市本级财政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超9000万元,引导R&D投入达到45.5亿元,同比增长44%,全社会R&D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0%。

银川以奋斗之姿抢跑、领跑。“六权”改革先行先试,西夏热电在全国碳市场完成全区首笔大宗碳配额交易;西夏嘉酿、恒康科伎俩家公司完成全区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第一单”;贺兰县敲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第一槌”;兴庆区河滩村迈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第一步”;志辉源石酒庄获颁全区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第一证”;灵武市探索建立政府回购兜底机制推动林业规模化发展上榜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统筹一盘棋 将创新因子融入高质量发展

创新,已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破解发展瓶颈、解决民生难题、实现各项事业跨越发展的密钥。银川,把创新因子融入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血脉。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抢抓政策机遇,创建数10项国家级示范试点。获批成为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60个重点城市之一,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迎来新机遇;成功申报北方城市清洁取暖示范市建设,国家连续3年补助资金21亿元;入选“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1亿元;入围首批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预计试点项目每年可置换新鲜水水量445万m3,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置换通道,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示范带头效应。

市政基础建设领跑西北。在全区率先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成立银川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并成功融资。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绿色清洁热源工程——全国首条经盾构穿越黄河供热能力达7000万平方米的东热西送管道工程。宁夏首条全长21.8公里的沈阳路快速通道建成投用。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落户银川。

创新为产业插上腾飞翅膀,也为城乡面貌美颜焕新。2022年以来,银川推出了“七项惠民工程”、民生“十心”实事,升级了百姓家门口的幸福。银川创新实施的交通疏堵“6+N”项目4批次72个,使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创造了历年来城建项目投资最大、工程建设时间最短、市民投诉量最少等多项纪录。疏堵提畅工程既着眼于主干道的拓宽与畅行,也聚焦于慢行绿道畅通、老街老巷改造等微循环;既营造出大气疏朗的城市形象,也为背街小巷赋予更多历史记忆、鲜明特色,让目光所及之处每一天都在向新向好、向善向美。

“未来,银川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创新发展,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创新要素如大潮奔涌、细雨润泽,为银川孕育更多勃勃生机。”银川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