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6-30 11:05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公园成市民锻炼新去处
在西夏公园享受亲子时光
海宝公园里的娱乐设施充满童趣
海宝公园里的特色露营地
俯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嘛,不就是散散步、打打拳、看看花花草草?”这或许是很多人对城市公园的固有印象,但在银川,公园已经从单纯的休憩空间蜕变为承载多元功能的活力舞台。从红花渠改造的灵动水韵,到公园服务的细致升级,再到新兴消费场景的蓬勃生长,这些星罗棋布的绿色空间,孵化出了主题教育、生态保护、实景演出、活动阵地等缤纷场景,解锁了远超“散步赏花”的N种打开方式,以更丰富、更温暖、更充满活力的姿态,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改造让公园服务更完善
在西夏公园的绿荫下、红柱间,满是人们休闲游玩的身影。
这座于1985年建成开放的老公园,承载着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如今,公园内浓荫蔽日、亭台错落,是西夏区唯一一座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今年刚好是建园40周年。公园建设初期规划的空间不如现在的许多新公园那么充足宽阔,但我们一直致力于把它打造得更加精细,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幸福感。”银川市公园管理中心西夏公园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说。
这份精细,体现在持续升级的硬件上:近几年,西夏公园新增了篮球场、足球场,还与市体育局合作,将健身步道进行进一步升级与重新铺装,园内也陆续更换了太阳能供电的路灯。
过去,西夏公园常有成片裸露的山体。公园管理所引进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并精心养护,成功实现了绿植覆盖。如今,裸露的地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宜人景观。
西夏公园还打造了一片儿童天地。石板铺成的路上设置了有趣的间隔,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前行。以前废弃游乐设施上的“小动物们”,也被安置在了这片乐园,成为“互动NPC”。游玩区内,游船、儿童乐园、海盗船等大小30余个项目,使公园逐步向精细化和服务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
红花渠的蜕变,则是微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典范。这条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渠,曾经因水质浑浊、环境脏乱被称为“龙须沟”。去年10月开始进行改造,经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种植水生植物、铺设亲水栈道和增设休憩设施等一系列“绣花功夫”,如今这里已变得水清岸绿,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亲水长廊。生态环境的全面整治、适儿化空间的温情打造,让红花渠周边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温暖明媚。
银川市公园服务的温度,也一直向着最柔软的群体延伸。
近年来,银川市在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中充分融入儿童友好元素,对已建成的园林绿地进行儿童友好氛围营造和适儿化改造,努力开拓儿童友好空间。在城市新建的小微公园,匠心打造专属儿童活动区域,精心规划亲近自然、启迪益智的游戏空间。所有设施选材严格遵循绿色环保标准,在守护孩童安全的同时,以自然生态元素激发探索兴趣,让童趣与绿意和谐共生。
在银川市海宝公园、森林公园、中山公园等园区内,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儿童游乐设施、儿童运动场、儿童座椅等适儿化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
在唐徕渠畔,一处儿童沙滩园也悄然完成了蜕变。沙池焕然一新,亮化设施、地砖与健身器材得到精心修缮。一座新落成的凉亭静静伫立,成为游客健身小憩、亲子游乐的驿站,为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增添了更多温馨与便利。
新消费场景丰富游玩体验
传统公园也可以成为现代消费的新场景,成为文旅创意施展落地的新阵地。在银川,这些绿色空间里正迸发出无限活力。
来到海宝公园,大片水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景观。跳舞、按摩、观看露天电影、套圈、赛车、蹦床、绘画……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这里都能玩出新花样。
海宝公园内有一块颇具氛围感的草地,篝火布景、独立小舞台、帆布幕帘……多样布置让市民游客随手一拍都是大片。此处坐落的HANK营地,巧妙融合了美食、咖啡、精酿啤酒、下午茶等轻餐饮业态,搭配森林长桌、鸟巢咖啡、观景平台、林下散座及演艺舞台,别有一番风味。“我们瞄准年轻市场,依托公园的绝佳环境,融合时尚与艺术元素,既做受欢迎的民谣演出,也探索创新艺术形式,目标是成为城市居民缓解压力、轻松休闲的‘心灵绿洲’。”营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海宝公园的碧波之上,梦幻的充气城堡也开启了“公园+水上狂欢”模式。这座由萌兔乐园和熊猫乐园组成、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型水上漂浮岛,吸引众多小朋友前来娱乐。色彩斑斓的卡通造型、多样的滑梯、柔软的充气垫,为亲子互动和好友聚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欢乐舞台。市民李佳梅说:“没想到公园里藏着这么刺激好玩的地方,孩子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来一次,玩得很尽兴!”蓝天碧水间,欢声笑语不断。
近年来,银川市各大公园纷纷深挖“公园+文旅”内涵,举办趣味活动、升级服务点位,以此吸引游客。老牌公园中山公园也不例外。园内不仅有火锅、茶馆、餐饮等业态满足游客味蕾,更有隐藏的治愈系动物园吸引亲子参观。更重要的是,作为历史文化的天然载体,园内坐拥文昌阁、岳飞诗碑等古迹,“榆抱槐”的奇观苍劲挺拔,吸引游客前来许愿打卡。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开阔的活动空间以及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银川的各大公园日益成为承接高品质文旅活动的核心舞台与天然秀场。从中国花卉博览园的风筝节、山海灯会,到览山公园的民谣音乐节、落日大合唱,再到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大地艺术季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公园从单纯的绿地升级为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新地标,带来更多经济增长点。
“我最喜欢晚上逛公园,天气凉快。在公园溜达之后,还能顺便吃点宵夜。”市民顾晓刚说。在海宝公园、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新月广场等地,一到夜晚便会形成天然的人流磁场,摊贩们也在此聚集,烟火气十足。
小微公园让美好触手可及
当城市空间日益珍贵,银川并未忽视“小而美”的力量。“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进园”正从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社区深处的小微公园和口袋公园,如同城市的绿色“毛细血管”,让绿意触手可及。
自2014年起,银川以每年6个至10个的速度稳步新建小微公园。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公园近200个,其中小微公园达100余个,公园数量在西北五省区省会(首府)城市中位居第一。“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真切地融入了每一位银川人的生活。
这些小微公园星罗棋布、形态各异、主题鲜明,共同编织着城市的生态网络。
位于凤凰北街与沈阳路交叉口的凤祥园,以“双碳公园”为核心理念,还融入了智慧示范、科普教育等特色功能。公园前半部分以柔和宁静的蓝绿色调为主,配备了儿童游乐设施、小型篮球场以及各类体育健身器械;后半部分则采用活泼明艳的橘色,设有低碳小剧场、沙坑、滑板场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旭辉江南学府东侧的海纳园则生动践行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旱溪、生态石笼、透水铺装、蓄水模块等设施协同作用,有效发挥“城市海绵体”功能,丰富的植被更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让园内生机盎然。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宁夏美术馆东侧的民悦园得到充分诠释。公园围绕“市花・市树・市鸟”主题精心打造,中央湖泊构建起了湿地水岸相映成趣的景观。
悠阅城西侧的南悠园则洋溢着青春活力,游园步道串联起健身器材等设施,一个融合青春气息、生态理念与时尚运动的开放式活力空间满足了居民的需求。
专为儿童打造的乐园当属高桥街的高桥园。在这座以“童趣天地”为主题的乐园,滑梯、秋千、沙池、趣味景墙、攀爬墙等设施,充分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精心规划的“时光花海”“时光广场”则为亲子互动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座投资745万元、面积达1.97公顷的乐园,已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蜕变新生的空间同样令人欣喜。金凤区临阅家园西南角的临阅家园小微公园,由昔日的停车场改造而来。如今,平坦的步道延伸,葱郁的植被环绕,舒适的长椅点缀其中,这座占地7674平方米的精巧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心的理想选择。
“这些年,银川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如今,总有地方吸引我们好好看一看、逛一逛。”市民张崇礼认为,小微公园为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自然课堂,让他们感知四季变化、体会自然乐趣。
微改造的匠心雕琢,让公园服务更加贴心细腻;新场景的蓬勃生长,赋予公园休闲无限可能;小微公园的星罗棋布,则将生态福祉精准投递。“N种打开方式”,是银川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生动诠释,每一片绿意都成为承载生态之美、文化之韵、生活之乐的开放舞台。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探索的注入,这片绿意盎然的舞台,必将演绎出更加精彩纷呈的“银川故事”,让城市自然、生活、文化、发展的主题在此和谐共鸣,生生不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