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分期供地+专人盯办+联动提速
银川打通项目落地快车道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7-09 09:26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优质高效的土地要素保障是项目快速落地的重要前提。如何加快手续办理,助力项目开启落地“加速模式”?今年以来,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凝聚力量、铆足干劲,在采取分期分批、提前介入、专人负责等创新方式的同时,着力构建部门联动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建设用地报批效率,打通了项目落地的“快车道”。

分期分批办理项目提前半年开工

“分期分批供地,让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项目提前半年开工。”市自然资源局土地供应科负责人曹建虎介绍说,该项目总用地约160亩,在精准分析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局创新采取分期办理用地报批及供地手续、同步开展调规工作、联动执法保障等措施,最大限度压缩了审批时间。其中,40.69亩已批准的建设用地率先完成供地手续先行开工,66.14亩需农转用部分同步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显著加速了项目整体进程。

曹建虎介绍,按照供地要求,需先将农用地转为国家建设用地,并完成征收拆迁,在符合规划情况下才能整体供地。但二十四中项目情况特殊:一部分是可直接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另一部分则是需履行农转用报批程序的农用地,后者需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耗时较长。“为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我们将该地块分为两部分供应:先行供应具备条件的40.69亩国有建设用地;剩余部分待审批手续完备后再行供应。这样既保证了建设时序,又不耽误整体进度。”曹建虎说,一期供地已于去年12月4日获批。

自去年年底开工以来,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迁建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有3栋教学楼主体封顶,正进行室内二次砌筑,计划今年10月底完成建设,预计2026年整体竣工投用。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000个高中学位,有效缓解学位紧张问题。

安排专人负责 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建设用地批复速度超出预期!流程透明高效,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非常负责。特别是涉及自治区层面的环节,他们主动帮我们跟踪、协调,经常电话联系沟通,为项目落地创造了极大便利。”去年11月按时拿到用地审批文件的宁夏华电隆基绿电园区8.98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负责人韩昌林,对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的服务赞不绝口。

该项目位于兴庆区月牙湖乡,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草”的“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兼具发电效益与荒漠化治理功能,是自治区重点项目,急需用地开工。为保障项目快速推进,银川市自然资源局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

市自然资源局兴庆区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人员李彦,是该项目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专门负责人。接到任务后,李彦紧盯项目进度,积极督促华电华隆(银川市)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准备各项要件材料。考虑到项目紧迫性,市自然资源局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允许部分材料后置补交,目前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今年1月,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提前对全市700余个首批投资计划项目建立用地审批台账,安排专人逐一核实规划依据、用地审批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项目“重点标识、专人负责、绿色通道、全程督办、销号管理”的全链条保障机制。通过“周计划、月调度、季研判”的工作方法和赴三区现场办公,加强协调沟通,强化要素保障,并主动发函,提示相关部门及辖区政府提前启动、合理安排开工时序。

此外,为加快项目用地获批,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向上对接20余次,逐批次、逐项目沟通协调,及时化解相关问题。

建立联动机制 审批办理提质增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纵深推进“五八”强首府战略,落实全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快”字保障重大项目的要求,市自然资源局今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土地要素提速保障联动机制的通知》,通过完善制度、压缩时限,为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化用地预审情形,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前介入土地征收,压缩征收资料审查时限;执法联动跟进,指导项目合理开工建设……”该机制从强化规划支撑引领、简化用地预审情形、提前介入土地征收、容缺受理用地报批、优化土地供应流程、提前指导设计方案、执法联动跟进等服务土地要素审批的7个方面,进一步整合审批环节、合并审查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办理方式,实现规划支撑、选址预审、用地报批、土地供应、方案审查、执法监督全流程联动,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及时开工。

截至目前,涉及需市自然资源局保障的市本级、三区及经开区项目用地中,300余个一季度开工项目用地已及时保障;二季度开工项目中,已保障和无需办理建设用地项目105个。同时,高效核发46个新增项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为建设单位争取立项资金奠定坚实基础。向自治区申报13个批次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涉及24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1200余亩。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突出“快”字要求,强化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服务水平,采取整合审批环节、合并审查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分期分批办理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及时开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