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筑牢防返贫底线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7-23 11:1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晨曦微露,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村民马金花已开始清扫村道。这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可为她带来1738元稳定收入。不久前,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村民康强收到大女儿顺利找到工作的喜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马金花和康强的生活变迁,是银川市27.4万移民在新家园逐梦前行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银川市聚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通过开发式帮扶与兜底性保障“双轮驱动”,精准发力防风险、提水平、补短板、促增收,持续提升帮扶效能。
就业帮扶稳住“钱袋子”
夏日清晨,走进滨河家园五村,保洁员马金花手握扫帚,正在仔细清洁巷道。这个每月能拿到固定工资的公益性岗位,对她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撑起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马金花家是村里的边缘易致贫户,她因患心脏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的5个孩子学业和生活开销每年需要四五万元,这些难题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头。
2024年,马金花一家因缺乏劳动力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监测对象”)。村里迅速落实开发式帮扶,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提供稳定收入。同时,全家8口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每年4万余元的帮扶资金极大缓解了家庭压力。网格员母晓慧坚持每月上门走访,认真登记并将马金花家的收入等信息实时更新至《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这些数据通过全国联通的系统形成分析画像,为帮扶措施的持续优化、精准落地提供决策依据,让温暖的帮扶始终紧跟群众需求。
在滨河家园五村,像马金花这样的监测对象有46户195人,这份名单每月都会更新。通过常态化走访、村民申报和部门筛查预警,确保困难家庭及时纳入帮扶范围。
如今,马金花家墙上贴满孩子们的奖状,见证着这个家庭在困境中的努力与希望。在滨河家园五村,精准识别、动态监测、靶向帮扶的链条正不断完善,从公益性岗位托底到产业就业扶持,从网格员走访到大数据筛查,该村以细致举措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教育帮扶点亮“新希望”
当就业帮扶为马金花的生活带来曙光时,欣荣村村民康强收获了教育帮扶结出的硕果。上月末,大女儿找到工作的喜讯传来,让这个曾深陷困境的家庭绽放出希望之花。
十多年前,康强因伤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独自抚养3个女儿,生活举步维艰,成为重点帮扶对象。多年来,他家享受低保、残疾补贴、监测户医保优惠、村集体分红等14项帮扶政策,叠加公益性岗位收入,年收入稳定在4万元左右,残联捐赠的辅助设施也改善了生活条件。
教育帮扶是助力康强家庭脱贫的重要力量。得益于教育部门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及企业定向捐赠,3个女儿都顺利考上大学。“从没为学费愁过!”康强充满感激。村委会还为他安排了日间照料中心信息登记的公益性岗位,既能发挥他的能力,又解了生活燃眉之急。
今年3月,随着各项帮扶措施效果显现,康强家成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风险消除后,针对性帮扶会减少,但低保等持续性政策不会断。”村副主任方琦的话让康强的心定了下来。目前,欣荣村共有99户监测户,在各项精准帮扶政策的推动下,这些家庭正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从康强一家的变迁,到全村99户监测户的生活改善,欣荣村的实践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注脚。一个个家庭的“稳稳的幸福”,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描绘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
精准施策织密“保障网”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银川市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监测对象家中,逐户梳理落实情况。
康强家桌上的那本帮扶手册,记录着多年来的帮扶印记:从每月按时到账的低保金、村集体产业分红,到公益性岗位的务工收入、特色养殖的红利……一笔笔带着温度的帮扶资金,不仅为康强一家筑牢了生活的根基,更点燃了他们奔向幸福的希望。
而网格员常态化入户排查,动态更新家庭收入、劳力状况、发展需求等台账,为“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筑牢基础。
在此基础上,银川市对所有监测对象综合评估,指导各县区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对有劳力、有发展意愿的,聚焦产业和就业“双引擎”,确保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扶持,引导参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组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助力就业。对弱劳力、半劳力,安排村内保洁、绿化等轻体力公益性岗位,或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对无劳力且符合条件的,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政策,保障基本生活,同时强化人文关怀。
今年以来,银川市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上半年,全市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114户10762人(2025年新纳入140户452人),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措施,99.8%的监测对象已获帮扶,2388户8619人消除风险,消除率达80.1%。同时持续做好农村重度残疾困难人口专项救助,申请市财政资金807.06万元,已发放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救助金397.8万元,惠及21647人次,以细致举措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