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侧记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2025-07-25 09:0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时值盛夏,万物竞秀,贺兰山层峦叠翠、生机勃发,塞上湖城碧波荡漾、脉动强劲。
7月24日,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这是一场总结复盘、布局后程的重要会议,也是一次凝聚共识、蓄力冲刺的动员部署。
“全市生产总值1405.98亿元,同比增长5.9%。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会场内,数字掷地有声、成绩来之不易。
会场外,园区车间热潮涌动,生产车间忙碌不停,机械臂闪转腾挪,工程车来回穿梭,一组组画面勾勒出奋进剪影。
值此船到中流、行至半程的关键节点,下半年经济工作如何乘势而上,夺取“全年胜”?这场会议,明确了主攻方向、指出了清晰路径。
(一)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全区,占全区GDP的53.0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一个个数字凝聚着拼搏的汗水,记录下奋斗的印记。
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西夏陵申遗成功,超级音乐节、银马赛事、“爱尚银川”演唱会火爆出圈,银川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一项项成绩串起了跨越的脚步,镌刻着攻坚的足迹。
中盘从容稳健,关键在开局落子。
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全力下好“十步先手棋”。2月6日,市委“新春第一会”开篇布局、精准落子。
签约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金额215.14亿元。2月8日,银川市“新春第一签”,市委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以上率下。
从“第一课”“第一会”到“第一签”“第一招”,市委早部署、快行动,引领各级各部门紧张快干、提速争先,为“开门红、半年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赋予未来以答案。
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倍、3.1%、3.7%;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3%、32.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8%、较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成绩背后是政企同心、携手奋进——
“企业落户银川5年,平均每年新建1至2个项目,正是因为银川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在电力和特种气体等要素保障上更可持续、更加优化。”政企沟通“早餐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赵旭辉与企业家共进早餐,倾听心声、解决诉求、畅聊发展。
“今天会上对企业的承诺,要说了就办,办就办好。办的情况及时给企业答复,办的进展要跟踪督查,分管市领导要到企业包抓,看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上,银川市委主要领导出言有力一锤定音,企业负责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说困难,有关部门点对点办理、一对一回应。
成绩背后是政策给力、善谋敢争——
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促进新型工业化18条、奶产业10条、房地产12条等政策,发布100条城市机会清单等;在全区率先制定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银川市营业性演出奖补实施细则》;上半年,形成了19个政策类别1700余条具体措施,打出了“宜商银川”15条、提振消费10条等系列“组合拳”,“四争”到位资金达130亿元,争取中央项目总数、资金总额五市第一。
成绩背后是真抓实干、合力攻坚——
开展产业供需对接5场,签约金额43.16亿元。召开投融资路演活动6场,摸排21亿元融资需求协助精准对接;纵深推进“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聚焦产业强化柔性引才,实施特色项目精准育才,吸引4.34万名青年人才留银就业创业,全职引进硕博高层次人才1184人;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机遇,银川经开区打造了宁夏首个“成果展示+企业培育+生态聚合”一体化人工智能生态社区,形成算力、数据、应用协同发展的“数算用”一体化产业格局,“算力之都”建设按下快进键。
(二)
“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有力应对复杂环境和严峻形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不平衡、动能不充足……”
会场内复盘总结、分析研判,发展接力跑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打好攻坚战的措施越来越精准。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钥”,也需要到发展第一线、项目最前沿去探寻。
走进六盘山实验室智能装备区域,AGV小车将零部件运送到准确加工中心,在MES系统的操作下,生产线自动上料、切换道具、加工成型。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AI赋能的定制化柔性生产成为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攀升的发展方向。在银川,新装备制造正在乘势而上……
“晶盛2020年结缘银川,从蓝宝石、石英坩埚、金刚线到今天的碳化硅材料,形成了从单点领航到集群成链的战略布局。接下来将继续以银川为支点,助推中国碳化硅产业走向世界。”晶盛机电董事长曹建伟博士说。60万片8英寸碳化硅配套晶体项目开工建设让他信心满满,未来这里将建成西部最大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生产基地。
银川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提效扩能,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构建,“三都五基地”提级扩规持续推进。
细雨中,在贺兰县德胜汽配城,前来购车的消费者咨询“以旧换新”政策。贺兰县先后吸引小米、理想、蔚来、腾势等7家全区交付中心落户,年内实现销售在县外、结算在贺兰超10亿元。
阅彩城商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我们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上半年,总体销售量增长8%左右,客流量增长5%左右,并引入27家首店品牌,打造了商业+文旅、商业+文化、商业+体育的新商业生态模式,有效促进了消费体验经济的发展。”阅彩集团副总经理姚益说。
超级音乐节、“爱尚银川”演唱会、水洞沟九点音乐节接连开演,“演唱会经济”带动文娱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演唱会经济’‘会展经济’为发展主线,推动文旅融合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跨越。”银川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帅介绍,该集团还将举办“2025·阅云湾览山音乐季”,加快推进西夏陵5A级景区创建、“宁夏二十一景”“鸣翠湖湿地”文旅项目,不断增强景区核心竞争力,提升“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品牌形象,助力银川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3.3%;争取以旧换新资金5.44亿元,带动消费61.5亿元;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5.22%、3.85%,“两地五中心”提质扩容不断加快。
舟闯中湍楫愈奋,峰回险处志弥坚,下半年,银川要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会场内,共识在凝聚、信心愈坚定。
(三)
“重点要在‘九个着力和一个扎实推进’上持续用力。”
“决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必须精耕细作、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方向明,则力量聚;定位准,则发展兴。
“我们将认真贯彻区、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坚决打好项目投资攻坚战,推动728个在建项目提速上量,促进214个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谋划‘十五五’项目盘子7500亿元以上,2026年度计划投资1100亿元以上。统筹做好经济调度、‘十五五’规划、‘两化一振兴’等重点工作,奋战三季度,夺取全年胜,为圆满收官‘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作出贡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余磊说。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和用人主体,下大力气引才聚才、精耕细作育才用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提升服务质效,多举措推动形成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带动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张靓说。
“市商务局将对标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加大政策牵引,立足打造全国服务消费标杆城市定位,全力构建高质量服务消费生态体系,确保成功创建国家消费‘三新’试点城市。同时,积极推动砂之船奥莱、外贸大厦等商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运营,创新举措高质量办好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以务实之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市商务局局长王芳说。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保粮、稳畜、增菜、扩渔、优品、联工、活市’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冷凉蔬菜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统筹抓好粮食生产、成果巩固、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办好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节会活动,全力促进产值、收入双提升,为建设‘双示范市’作出应有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耿晶说。
善思善谋、善作善为、善战善成。
上半年,贺兰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九个着力和一个扎实推进’部署要求,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决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贺兰县委副书记、县长彭小沛说。
上半年,灵武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68亿元、同比增长10.4%,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7%,均居银川市第一位。“我市将对标区市确定的重要指标、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以始终坚决扛牢经济大县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自加压力、深挖潜力、精准发力,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磊说道。
信心在兹,力量在兹。
银川,处处跃动着奋进的生机,传递出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奋进力量,为推动“双示范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注入澎湃动能!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全市生产总值1405.98亿元,同比增长5.9%
第一产业增加值28.22亿元,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624.56亿元,增长5.8%
第三产业增加值753.20亿元,增长5.9%
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倍、3.1%、3.7%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
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3%、32.6%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47亿元,同比增长4.1%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3.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