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智改数转”驱动企业迈向数字化新赛道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8-12 08:5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智改数转”是企业提质增效、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银川经开区将“智改数转”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增量,通过协调匹配资源、强化服务保障等方式,大力推进“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企业上云”,加速驶入高智能“数字化发展”新赛道。

AI换人让“银川智造”成为行业标杆

走进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宁光”)宽敞的数字化工厂车间,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线上忙碌而有序地运转。这里平均每小时能下线近千台高端智能电表,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得益于企业对“机器换人”和“数字管理”的灵活应用。

10多年前,隆基宁光在同行业排名还处于50名开外,国内智能化产品的冲击让企业遭遇发展瓶颈。如今,凭借创新和智能化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这家国内第一块电子式电能表的诞生地,练就了一项项“独门绝技”。

8月11日,记者在三相智能电表生产线大屏上看到,还不到12点,企业已生产了近两千件产品,不良数为0。生产线上负责监管生产任务的是一套追溯系统,根据每只电表上的身份信息,它可以实现全流程跟踪。此外,通过让AI深度学习,这套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模式。

隆基宁光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更像一位人工智能质检员,在误差鉴定过程中,它会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搭建大数据模型,通过不断训练,为生产环节及时预警。过去,数据异常要到后期分拣环节才能被发现,现在则可提前预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边,在CCD检测工位,高清摄像头精准捕捉着每一块刚下线的电路板细节。取代传统人工调参的,是一套基于图像特征提取和智能聚类算法的AI检测系统,它能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样快速识别缺陷。在贴片生产线,隆基宁光通过先进的图像特征提取和智能聚类算法,使预判准确率显著提升,人工复判量直降30%,并确保问题产品零漏检。

此外,企业还创新性地运用DeepSeek+Dify大模型构建了智能故障知识库系统。这套系统能智能分析历年故障案例数据,自动解析技术报告等文档并构建多维知识图谱,还能将新案例实时纳入知识库进行持续优化升级。这让隆基宁光得以携更多可靠的计量产品与解决方案,使银川智造成为行业标杆。

“工业AI”让中小企业不再单打独斗

对于银川经开区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对园区84家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大健康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中,一个共性问题愈发明显:数字化转型成本的大幅增加,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转型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是园区经济的毛细血管,解决它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是推动园区‘智改数转’的关键。”银川经开区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园区将推出“经开云”企业云平台与工业人工智能构建项目,以“双引擎”驱动战略,为企业“智改数转”破局开路。

以计算、存储、网络、AI训练、AI推理为基础,园区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上云服务,解决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动力不足等痛点。“我们量身打造的普惠性、低成本企业共享云平台,作为一站式数字化共享服务平台,将以‘按需使用、降低门槛’为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单打独斗的局面。”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银川经开区正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平台运维优化,确保云平台与园区现有数字化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云平台的建设也将纳入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发放‘云服务券’等创新方式,直接降低企业使用成本。”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还将整合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资源,以及AI生态社区内的算力供应商、服务商资源,形成“政策+技术+服务”的全方位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