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信用银川”建设步履坚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09-12 08:5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近年来,我们以制度建设为统领、以数据赋能为支撑,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实现由‘夯基立柱’向‘示范引领’的整体跃升。”银川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2月,银川市综合信用指数月度排名位列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5位,创历史最好成绩。而全区营商环境测评信用环境指标连续3年荣膺优秀,则彰显出了“信用银川”建设的坚实步伐。

数据的背后,是这座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生动脉动。1~8月,全市共归集“双公示”信用信息126139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清理工作连续3个月实现动态清零。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拓展丰富数据资源,全量归集水电气、纳税等14类信用信息,实现重点行业领域100%覆盖,夯实了经营主体“信用画像”数据基础。

信用是市场的基石,也是发展的活水。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构建“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修复者轻装上阵”信用生态,让诚信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我市深入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强化事中监管,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实施精准监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96户,恢复个体工商户正常记载状态6665户。依法依规加大信息公示力度,优化企业信用报告功能,在政策兑现、评优评先、资金奖补、稳岗还补等场景中实施信用核查35次,涉及信用主体5000余家(人),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事后监管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动电子表单、电子签名、电子证照和“告知承诺制”改革深度应用,累计减少经营主体办证跑动次数7000余次,减免材料61135份,为单个经营主体平均压缩办理时间30到60天。不仅如此,我市还在营造“知信、守信、用信”浓厚氛围上持续下功夫,今年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4场次。

融资服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生动的注脚。我市精准施策,直面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以信用赋能金融活水畅流。截至8月底,已促成推荐清单内23105家经营主体获得贷款223.4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00.78亿元。2024年12月~2025年6月,获贷经营主体融资利率从4.14%降至3.62%,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从4.16%降至3.57%,个体工商户融资利率从4.07%降至3.79%。银川市还充分利用业务数据,综合运用企业公共信用评价结果、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纳税信用等级等信用信息,有效提升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审批效率。

在信用修复方面,银川同样温情与力度并存,一方面强化企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落实,另一方面提供信用信息公示查询、信用承诺、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一站式”服务,引导经营主体依托“信用中国”网站,自主、便捷、快速修复企业信用。2025年以来,协助480家企业成功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两级法院助力625家严重失信主体重返市场,对1351个主动履行义务的严重失信主体提前解除“限高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