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双节”叠加 湖城文旅交出亮眼答卷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10-10 09:1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游客熙熙攘攘


鼓楼-玉皇阁历史文化街区夜景全面升级


灵武市青绿莳光鹿营地成为热门亲子打卡地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围绕“乐购银川”“畅游银川”“悦动银川”“妙选银川”“微醺银川”五大品牌,银川市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出品类丰富的文旅“大餐”,着力推动商文旅农体酒融合,持续搅热节日消费市场。在多元引擎的驱动下,文旅成绩单十分亮眼。

兴庆区 实现旅游收入2964.13万元

“双节”期间兴庆区持续强化历史文化地标与旅游展示功能,举办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新体验。截至10月8日,辖区累计接待游客37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64.13万元,同比增长13.75%。其中,“开城门 迎嘉宾”兴庆区国庆中秋“双节”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共吸引区内外游客超100万人次,辐射带动兴庆区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3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

此次“双节”文旅促消费活动突出文化引领,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新体验,“盛世华诞·梦回兴庆”沉浸式演绎于9月29日、10月1日至3日举办,活动分为地面实景舞台和空中舞台,创新“天地交融、视线互动、时空交织”的形式,全方位提升灯光舞美视听体验,深度挖掘老城历史文脉,让观众在与演员互动中深入了解古城历史。“金秋揽月乐兴庆”非遗、国潮联动展演在10月4日至7日举办,以“诗意古韵·历史回响”为主线、鼓楼-玉皇阁历史文化街区为消费空间中心,推动传统街区业态向“文创+展演+休闲”多元升级,联动的“浪浪山四人组”、申公豹、哪吒、敖丙等经典国漫沉浸式NPC巡游互动,也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10月1日至7日,“天幕为卷 汉印千年”无人机烟花秀以数字科技赋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场景沉浸交融”。

“双节”期间,兴庆区统筹发放超900万元消费券,覆盖汽车、商超、百货、餐饮等重点领域。辖区重点商业综合体累计实现销售额13968.92万元,同比增长18.9%;同期吸引客流量达168.92万人次,同比增长8.9%。其中,新华商圈和友爱商圈作为消费主力,分别实现销售额7478.81万元、6490.11万元,客流量分别为89.92万人次、79万人次。新开业的砂之船(银川)奥莱更是表现喜人,9月27日至10月7日,销售额高达8118.91万元,累计客流量达60.51万人次,成为拉动区域消费增长的全新引擎。

金凤区 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金凤区推出50余项特色活动,涵盖美食、音乐、演艺、科技互动等领域,形成了“全域可玩、全龄可享、全时可消费”的假日氛围。据统计,“双节”期间,金凤区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特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255.7万人次,同比增长0.61%;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4.12%,消费市场活力强劲。

假期,金凤区围绕“汽车惠民”“智享生活”“食在金凤”“夜宿佳境”四大主题,联动辖区重点商圈,通过“折扣促销+文化市集+特色体验”组合活动激活消费潜力。以阅彩城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推出“第四届彩GO季”城市微度假计划,通过发放精品零售券、餐饮券等,叠加商家折扣和政府消费券满减活动,带动商圈客流突破10万人次。在宁夏首届文商旅创意生活节上,游客持阅彩城消费凭证可享受景区门票八八折优惠,市集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形成了“日游景区+夜聚商圈”的微度假闭环。“白天逛景区,晚上逛市集,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体验感特别好!”陕西游客李峰说。

宁夏博物馆推出“博贺华诞 月满中秋”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9.1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80.86万元。

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通过百市大集、星空音乐演出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国庆当日,百人画布共创和合唱活动吸引3万余名游客参与。览山公园的美食音乐季融合了无人机烟花表演、水上项目等六大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7.3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收入2251.84万元。

润丰宿集-利思酒庄-森淼生态旅游区-良田镇金星院子线路,以田园观光、农耕体验和葡萄酒文化为核心,吸引了众多家庭游客。体育赛事也为假期增添了活力。全国职工半程马拉松赛(银川站)吸引全国各行各业2万名职工,联动120余家餐饮、40余家零售店推出专属优惠。

西夏区 揽金10.85亿元

“演艺+”跨界融合、“乡村+”上做文章、优化“服务+”……“双节”期间,西夏区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文旅融合答卷。西夏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5.9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0.85亿元。

“我们聚焦‘办好一场活动、激活一片产业、打响一个品牌’目标,精准把握‘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机遇,以文旅活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实现消费提振与品牌影响力同步提升。”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局长马海波说。

9月30日,近2.5万名观众齐聚2025贺兰山天籁之夜演唱会,正式拉开了西夏区“双节”文旅活动序幕。演唱会21.8%的观众来自外地,直接带动辖区商圈零售、餐饮住宿、特色文旅等关联领域消费达1200万元。

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推出“贺兰山百戏之夜”,巨型机甲战队、“红旗漫卷+国风幻境”等主题巡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8天累计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达64%,营业收入达1844.26万元。西夏风情园还推出宁夏韶华文化主题活动,NPC互动、擂台杂耍、灯光秀、打铁花等沉浸式体验掀起国风夜游新热潮,单日客流近1万人次。

此外,昊然山居、西村海棠、兰舍、大乐之野等高品质酒庄、民宿预订火爆,“双节”前6日入住率均达100%。兰一生态园推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韵味+亲子欢乐”系列特色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52万人次。

西夏陵推出“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巡展、“博物馆社会大课堂”、米月饼制作等主题活动,为节日增添浓浓文化气息。假期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61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高达85%。滚钟口景区精心策划“山河已无恙,朝阳鉴初心”活动,备受周边及短途游客青睐,千人齐聚笔架峰顶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怀远葡里”微醺市集汇聚多家酒庄及45家本地美食、生活潮牌、共创社群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独特魅力。

贺兰县 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8.06%

今年“双节”期间,恰逢贺兰山东麓葡萄丰收季,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飘满清甜果香,更迎来了农文旅消费的“黄金时刻”。从葡萄架下的沉浸式体验到农家乐里的趣味互动,再到商超里的惠民狂欢,多元消费场景交织,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假日消费图景。国庆中秋假期,贺兰县景区、乡村旅游点、星级酒店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8.06%,直接旅游花费同比增长5.22%,农文旅融合的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双节”期间的“流量担当”。漫步其间,饱满葡萄挂满枝头,清甜果香沁人心脾;走进酒庄,游客们沉浸式解锁“葡萄酒+”多元体验——品鉴珍藏佳酿、见证葡萄压榨的热闹场景、深入酒窖探寻酿造奥秘,夜晚还能入住精品民宿并仰望星空。“美酒+住宿+酿造体验”的模式,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招牌。

这股热潮背后,是贺兰县的前瞻性布局。今年3月,《贺兰县关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构建“1+3+6+N”发展格局。以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为核心,串联原歌、沃尔丰等知名酒庄与岩画古村精品民宿,打造集葡萄酒度假、乡村民宿、文化康养、体育小镇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让游客在体验中深化对葡萄酒文化与自然风光的认同。贺兰县还将进一步串联资源、完善农事体验与文化探寻项目,让“紫色名片”更亮眼。

“双节”期间,农家乐同样是市民游客假日短途游玩的热门选择。为持续吸引游客,不少农家乐从环境设施、特色菜品到服务项目都不断升级与创新。在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塞上渔乡”生态园,新建的8000平方米钓虾馆热闹非凡,市民游客手执钓竿、细心挂饵,享受不限时畅钓的乐趣。“68元一套的钓具,含不限量饵料和虾护,钓到的虾可带走一斤,不够还能补足。”该生态园营销经理杨丽萍说,独特的玩法和实惠的价格,让这里人气爆棚。除了钓虾,稻田抓蟹、室内摸鱼、钓螃蟹、摸泥鳅等趣味项目轮番上演,68元、98元、168元的定制套票满足不同需求。游客还能体验VR项目,在黄河鱼文化馆探索银川鲤鱼、薄荷草鱼等数十种鱼类的奥秘,乡村游不再仅是“吃顿饭”,而是变成了集休闲、互动、研学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

    永宁县 商场实现销售额与客流量双高

“双节”期间,永宁县旅游企业、景区及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系列活动,推动县域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

10月1日至6日,永宁县各乡镇举办秦腔票友会活动,特邀闽宁镇梨园秦腔艺术团登台献艺,让广大秦腔爱好者在家门口过足戏瘾。闽宁镇原隆村开展“文化走亲·‘惠’聚永宁”国庆文旅农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山海协作成果和美丽乡村新貌。永宁县还开展了“2025年沪苏浙闽宁首届虎克之路徒步越野跑”活动,通过“永宁县旅游消费地图”将“体育+产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集全民健身、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商业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景。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烟火之夜·花海艺术节”活动、陆坊田园休闲中心轻奢露营活动等,持续吸引市民游客目光。

永宁县以134万元政府消费券为核心抓手,通过“全渠道宣传+民生领域覆盖”的组合策略,实现商超、油品类消费券核销共计48万元、带动消费300万元的亮眼成效;9家商超累计销售额达409.3347万元,同比增长26.37%,客流量9.9万人次;助推中石油所辖加油站实现605.84万元零售额,同比增长0.4%。

此外,组织辖区核心商圈、重点商户开展特色主题促销活动。江山阅恒太城以“国潮非遗季·大有可玩”为核心,凭借“文化体验+多元消费”模式斩获亮眼成绩,其中服装与儿童娱乐业态表现突出,助推商场实现367.5万元销售额与19.3万人次客流量的双高数据。

宁夏路丰家居生活广场以秋季家博会为载体,通过“降成本+添福利”的组合策略,实现500万元销售额。永宁县望远市场凭借“火锅一条街+夜市美食区+服饰展销专区”的业态组合,实现360万元销售额,精准激活市民游客节日消费需求。彩虹夜市、新天地文旅观光夜市为“夜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李俊商贸中心观光夜市将垂钓、烧烤与亲子互动融合,填补县域家庭夜间消费场景空白;闽宁塞上蓉夜市借助10万元政府专项消费券,以真金白银的实惠引流聚客。四大夜市形成“多点开花”的夜间消费格局,直接带动消费485万元,同比增长10%。此外,永宁县依托县域电商产业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全国热销。借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优势,形成“牛羊肉(家庭聚餐)+红酒(礼品/宴请)”场景组合,精准匹配不同省份消费者的“双节”需求,以“产业聚合+精准运营”的组合拳,让本地特色农产品成功跨域破圈。“双节”期间,永宁县电商销售额达650万元,同比增长11.3%。

     灵武市 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圈粉游客

“双节”假期,灵武市累计接待游客15.45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745.60万元。

“乐动灵州”星空音乐季连续三晚免费上演,以超强阵容和创新模式,不仅吸引本地市民,更吸引不少来自内蒙古、甘肃等地的游客奔赴而来。“音乐引流、消费留人”效应凸显,成功构建“日间游景区、夜晚享音乐”的全域旅游新闭环,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高效转化。

灵武市各大景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水洞沟景区推出的“古今穿越嘉年华”活动,以及每日加演至4场的大型实景战马演出《北疆天歌》,吸引了游客目光,8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收入超613万元。宁夏灵武恐龙地质公园则巧妙融合科普、红色文化与非遗体验,开展的“我是小小宣讲员”等活动深受亲子家庭喜爱。文昌阁等传统文化地标也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吸引众多游客。

此外,“跟着丰晚游灵武”主题活动带火了乡村旅游。在东塔镇马场湖基地,长枣采摘游持续升温;在古枣溪园、胡家堡渔乐营地等地,露营、垂钓、亲子游乐等项目“圈粉”无数。“双节”期间,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同时,精准定位亲子市场的灵武动物乐园成为假日“爆款”,“可触摸、可投喂”的沉浸式萌宠互动体验,使其迅速成为银川及周边地区“遛娃”新地标,8天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双节”期间,灵武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坚持免费开放,并举办了20余场“戏曲进景区”等文化惠民演出,累计惠及市民游客超3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