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以工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10-17 10:30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十四五”以来,银川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工业领域为核心纵深推进绿色转型,实现了能源消耗与经济效益的“反向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筑牢绿色根基。截至目前,全市工业能耗强度在全区地级市中指标最优,“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提前完成。
为推动绿色转型落地见效,银川市构建“监管+政策+技术”的多元推进体系。在监管层面,建立“月监测、季调度、半年通报”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节能监察,精准排查企业用能薄弱环节。政策层面,出台《关于做好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4方面12条具体举措,并配套专项资金奖补政策——对年碳排放总量超2.6万吨且强度下降5%以上的企业,按减碳量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同时通过专项资金支持低效产能退出,已推动23万吨低效产能退出,减少能源消耗1.8万吨标准煤。技术层面,紧抓设备更新改造机遇,鼓励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累计更新设备2000余台(套),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蒙牛宁夏全数智化工厂获评全球首个乳业“灯塔工厂”,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均居全区第一。
银川市优化“建库-培育-创建-宣传”梯度培育方法,全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0家及“无废企业”16家,中粮饲料、共享铸钢等企业凭借全流程绿色管控成为行业标杆。在水资源利用领域,以园区为抓手打造节水阵地,银川经开区、苏银产业园建成自治区节水型园区,其中苏银产业园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银川经开区再生水年利用量达598万立方米,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银川市以年均6%的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成功支撑起10%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跑出了绿色发展“加速度”。数据显示,“十四五”前四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超出既定目标12个百分点;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8.9%,较全区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资源利用效率持续领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