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以“精准控制”为核心提升质效,银川——
供暖保热度民生有温度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10-17 10:46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随着今冬供暖临近,银川市以“精准控制”为核心提升供暖质效。供热企业通过升级智慧供热管控平台,对接气象数据实现72小时预判与提前调度,新增数万个室温监测点,辅以孔板阀等技术平衡管网热力。智能运维与“冬病夏治”技改并行,让供暖从“经验调节”转向“数据决策”,兼顾舒适与低碳,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做足准备工作打基础

随着近期气温的不断降低,位于黄河东岸的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机器设备轰轰隆隆,已经做好充足准备。供热管网完成注水加压,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为了让设备保持健康运行,我们对热网加热器内部管束进行了彻底冲洗,对热网循环水泵、热网加热器进行了全面查漏,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为确保4台机组在供热期间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公司提前储备充足物资,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需求。

在燃煤接卸区域,大型机械设备有序作业,将一车车燃煤快速、安全地卸下。极端天气下燃煤库存可用天数超过15天,为供热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今年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总供热面积为7432.7万平方米,其中自营接带面积3879.64万平方米,趸售接带面积3553.06万平方米。为顺利推进供热准备工作,该公司编制下发2025~2026采暖季热网启动节点计划及《2025~2026采暖季供热运行保障实施方案》,成立调试专班,形成以调试促安装的工期节点把控机制,严格控制各项检修维护、技改项目节点计划如期完成。截至目前,一、二期主管网已完成注水及循环水泵冷态试转工作,其他设备均处于热备用状态,主管网系统具备全网联合启动条件,小区管网注水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做好采暖季供热保障工作,2025年夏季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开展检修技改、隐患治理工作,其中开展标准检修项目141大项、1125小项,消缺项目共计1252项,重点检修技改项目22项,供热设施隐患治理23项。“我们连续6年开展老旧管网改造,对31个老旧小区共计84栋楼宇进行地沟管网泄漏隐患治理,对55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供热设施的可靠性和供热质量。”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保障冬季供热稳定,公司设立专职抢修中心,组建50人专业抢修队伍,供热期24小时待命,接到爆管报修后30分钟内出发。配备2辆应急抢修车、10台柴油发电机、9台液压动力站、14台大功率抽水泵,同时储备充足管材、阀门等备品备件,确保抢修高效推进,最大限度缩短停热时间,保障用户用热。

数据赋能发力提精度

人们常以“绣花功夫”比喻城市管理,要应对千家万户的需求,一个“细”字足以考验管理者的水平。在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波看来,过去是“看天烧火”,凭经验调节;现在是“知天供热”,靠数据决策。通过智慧供热管控一体化平台,无缝对接气象部门数据,能精准预测未来72小时天气变化,并自动生成调度指令,在寒流抵达前12~24小时提升管网温度,实现“人未感冷,屋已先暖”的无感舒适体验。

数据说话成为了工作“细不细”的评判标准。目前,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在市辖三区布设6.1万个远程测温点,及时从居民家中获取第一手供热数据,随时解决供热中出现的问题。“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对供热网络的总体运行情况,以及热量的精准平衡有了清晰的了解。”何波说,“精准平衡”让用户“同温共暖”,解决了长期困扰供热行业的“近端热、远端冷”水力失调问题。今年,电投热力实施《孔板阀在庭院管网水力平衡中的应用》技改项目,对小区二次网进行精确调节,通过在管道上安装孔板阀,为每家每户的暖气管道装上“精准遥控器”,从系统层面实现热量均衡分配。目前,该技术已在祥和小区、惠民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试点应用,让“同温共暖”惠及每一户家庭。

持续加大对技术力量的投入,是供热企业兑现高品质服务的保障。国能宁夏供热有限公司的热源从黄河东岸穿河而过,途经数十公里抵达市区。为了高效保障管网的安全,该企业在跨河管网处投入了“5G+智能巡检机器人”,节约了不少人力,每天只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巡检。“机器人可以在狭窄的环境中持续工作,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高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该企业技术负责人说,由于供热是长距离传输,途经许多管道都在户外,一旦发生泄漏等故障很难发现,通过远端压力传感器,相当于给长输管网安装上了“胎压监测”,看数据就能了解管网的运行情况。

目前,我市形成了热电联产为主、分散燃气锅炉等清洁能源为辅的“2+N”模式,城市建成区供热总面积达1.5亿平方米。各供热企业也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持续开展“冬病夏治”、老旧小区供热管道改造工作,新增或改建供热站,提升供热的稳定状态,通过更换老化、腐蚀的管道阀门,治理管道“跑冒滴漏”、设备老化腐蚀问题,切实提升设施完好率。

多重保障措施上保险

银川市实施集中供热前,城区里到处隐藏着大大小小的锅炉房,不仅不环保,锅炉房之间也“各自为战”。经过集中供暖改造,银川市城区已经彻底结束了散点供热的格局,目前主要由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集中供热。两套管网也配备了应急连通机制,在应急情况下两套管网可以互相支援,为安全供暖提供了保障。

宁夏电投银川热电厂通过技术改造,完成了“低压缸零出力”、余热利用、电锅炉调峰等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后,机组平均热效率由37%提高到53%。

去年,银川市新建金凤区丰登镇银川北部热源厂项目,通过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蓄热水池等方式作为热源为全市提供保障,该项目一、二期调峰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有效保障银川市应对降温气候的能力,为我市集中供热的稳定以及安全再添重要力量。去年,此处热源启动为丰登镇丰阅、丰泰、丰祥小区3000多户居民和丰登中学、丰登镇政府等提供清洁能源供热服务。

此外,我市也在市区保留了一些大型调峰锅炉,这些调峰锅炉散布在全市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常年储备燃煤作为应急热源随时待命。“依托智慧市政监管平台,我们可以实时追踪国能、电投两家主要供热企业管网升温曲线,重点监控各换热站运行参数及远程测温装置实时数据,确保管网有序升温,11月1日前确保全网温度达标。”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化监管,银川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对热源、管网、场站、用户情况开展全链条实地督查巡查。对接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督导企业提前48小时启动寒流应对升温程序。

今年,城市管理部门将加大12345热线供热诉求“接诉即办”力度,缩短投诉处理时限和应急处置时限。开展“访民问暖”专项行动,对老旧小区、“孤岛用户”等薄弱区域优先入户测温,重点保障热量供应。整合供热企业应急队伍资源,出现重大险情时服从市城管局统一调度,为今冬供暖提供坚实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