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银川荣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5-10-29 08:5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命名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银川市荣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省会(首府)城市,标志着银川法治政府建设实现重要突破。

第三批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银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部署督导,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及市级部门协同推进,高质量完成104项创建指标任务。通过以创促建,银川将法治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实现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十,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六年领跑全区,涉企执法投诉量下降超30%,行政复议案件量为行政诉讼的1.5倍,国家信访局督办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件下降61.5%,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9%,安全生产“四个指标”全面下降。多项改革举措获评自治区示范项目,推动法治建设从“点上突破”迈向“整体跃升”。

在立法决策方面,银川积极回应民生需求,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开设群众参与立法“直通车”,在全国率先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和“银川企业家日”。2023年以来,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33件,覆盖生态、民生、产业等重点领域。同时,在全区率先建立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编制合法性审查事项指导目录清单,审查率、报备率保持100%。连续五年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筑牢法治根基。

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银川推出80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经营主体总量达42.1万户。连续召开三届民营经济大会,“审批局、营商局”分设模式全国领先,政策环境指标跻身全国前五。全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管家”“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等创新举措落地见效,企业开办实现平均3小时办结。设立23个法治工作站和服务点,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推行“综合查一次”,行政检查量和涉企投诉量双降30%以上。涉企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54天,司法效率显著提升。

在民生服务领域,193项政务服务实现“周末不打烊”,创新设立“地摊IP”“怀远小厅”等便民服务点,“银领办”帮办代办服务超4万人次。全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试点扎实推进,线上线下申请点达73个,“不见面”受理占比超60%。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升,“塞上枫桥”“和谐大叔”“小燕”调解室等调解品牌走向全国。全市建成法治文化阵地624个,培育“法律明白人”8006名,14个村(社区)获评全国和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会客厅”高效运转,2023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4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458万元。

银川市将以此次获评为新起点,全面贯彻中央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双示范市”建设使命,持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篇章注入坚实法治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