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站头条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1-06-08 10:38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特殊的时空节点,珍藏着终生难忘的记忆。
2020年6月8日~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从生态移民村到黄河岸边,从乡村生态观光园到葡萄种植基地……总书记一路走来,将亲民为民的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夙夜在公的精神,播撒在湖城大地上,镌刻在银川人民心中!
一年的时间很短,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依旧清晰可见;一年的时间也很长,那殷殷嘱托永远铭刻在银川儿女心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银川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擘画了蓝图。
铭记关怀,不负重托;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一年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银川置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中,让“建设先行区、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成为发展的鲜明标识,让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发展的优先路径,让“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和“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成为发展的目标方向,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迈出了建设先行区的坚实步伐,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银川答卷”。
深学笃信笃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思想领航,乘风破浪,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市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谋划部署、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制定出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方案》、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一对应作出银川回答。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分专题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93次,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和党员教育培训教学内容,举办培训班89期,分期分批全员轮训县处级干部,分领域开展大调研形成160多篇调研成果。在全市组织开展“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摸清基本底数、掌握基本政策、把握基本规律“三基本”工作法,推行在一线谋划发展、在一线检视问题、在一线推动落实“三个一线”机制,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对账销号,推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在银川落地落实。
调结构转动能优环境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干事创业,走对路子、用好方子尤为重要!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特色产业品牌培育、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四大工程”和结构、绿色、技术、智能“四大改造”,绿色改造成效显著,开展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启动30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诊断,开展固废利用攻坚行动,一季度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绿色制造模式基本形成,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4家、绿色设计产品17种。节水工作稳步开展,开展40户重点企业节能节水诊断,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四院一中心”产学研平台,出台一揽子人才政策,去年全社会R&D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7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获评“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和“2020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奖”。同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制定3年行动计划和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等5项制度,“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入选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谋创新定航向改革开放天地宽
思想不松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宁夏,首府银川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实现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改革任务710项。综合行政执法“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业农村、国企国资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跨入千万量级大型机场行列,中欧班列、银川—天津港西部快线班列常态化运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去年挂牌成立,银威海铁联运、“一带一路”国际卡车班列首发,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对内持续深化京银、东西、闽宁等合作,建成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苏银产业园、丝路经济园等4个对外开放平台,开放经济发展迅速。
摘帽不松劲攻坚再出发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全市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贫困问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边缘户、贫困残疾人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加快推进与乡村振兴在政策机制、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大力支持闽宁镇发展,总结脱贫攻坚精神闽宁实践,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认真解决移民群众产业、就业、社会融入3件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用“绿色生态”铺就先行区建设最美底色
守护一方绿水青山,不负山水不负民!全力整治修复贺兰山生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委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政治责任,完成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40处点位的环境整治,修复生态面积约1060亩,保护区外重点区域完成2处遗留矿坑和2处渣台恢复治理,正在实施7处绿色矿山建设,持续修复生态面积约3000亩,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达20万余株;一体推进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农田、城市、沙漠“七大生态系统”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生态营造林46.81万亩、森林抚育24.4万亩,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95%,银川市入选国家园林城市;扎实开展碧水、蓝天、净土行动,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实现Ⅱ进Ⅱ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80%以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秸秆处理、农膜回收等“四个专项”工作,2016年以来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稳民生显初心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有实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80%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打好减负稳岗、困难补贴、定向招录等“组合拳”,保障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十三五”期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9.5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万余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走在全国前列,幼儿园完成“5080”目标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建成104个美丽村庄及3个全国特色小镇、完成84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激扬清风塑正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市四套班子沟通协作机制、协同推进机制和市县合力共进机制,支持人大、政协班子成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安排参与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和严峻复杂斗争一线中锻炼识别选拔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常态化举办《电视问政》,持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和作风突出问题。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截至目前,立案审查94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2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一年是节点,更是新的开始。银川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担当实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努力为先行区建设和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