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宁夏新闻网 2018-09-03 10:4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银川市电线厂工人利用旧设备,旧仓库当厂房制造电线。
位于银川滨河新区的宝丰集团1000兆瓦生态光伏发电项目区。
银川电动机滚珠轴承厂上海支宁青年在教女学徒工使用机器。
蒙牛乳业银川工厂,工厂里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机器人在忙碌地工作着。
在工业革命史上,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以自动化为标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节点。
那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电气化,开始向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迈进。在新技术的刺激下,这些国家的工业正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而这个时期,深处内陆的宁夏,现代工业甚至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的工业不过是简陋的手工作坊、小煤窑、机修所、被服厂......
在有限的资料记载中,这些是贫弱的生产力,是笨拙的生产方式:全区年生产原煤仅1.8万吨、发电量9.7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仅有1280万元,占当时工农业总产值的6%。
随着宁夏解放,政府对一些民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新技术的刺激下,宁夏的工业经济有了扬眉吐气之势: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00万元,煤炭产量34万吨,发电量500万千瓦时。
1958年10月,自治区成立。这是一个地区的新生,亦是工业的新起点。
全区迅速办起了大小工业企业1.2万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增加了机床、变压器、水泵、水泥等千余个工业产品。1960年7月,石嘴山矿区建成我区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
进入1965年,沿海及工业发达地区企业纷纷内迁,机床、轴承、起重设备、仪表、材料试验机,这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成为宁夏工业和经济建设后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工业发展得到了空前发展,大武口火电厂、太西洗煤厂、青铜峡铝厂5万吨电解铝扩建工程、银川第二纺织厂、宁夏水泥厂一期工程、大坝电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纷纷出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工业稳中有进,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039.7亿元,较2011年增长1.4倍,同比增长7.5%。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位居全国第7位、西北第一位。
……
沧桑60载。
宁夏工业经济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煤炭、电力行业基础雄厚,煤化工行业迅速崛起,轻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列举一些细节,说明宁夏工业经济让世界惊叹的成果:
全区电力全网总装机2919万千瓦,统调发电企业16家,人均电力装机和人均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世界65%以上的原绒、欧洲70%以上的精纺绒、中国60%以上的精品无毛绒在宁夏集散;新能源装备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被国家列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煤制烯烃采用德国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和甲醇制丙烯(MTP)技术,为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中色(宁夏)东方集团突破了高比容钽粉及细直径钽丝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开发的超导铌腔加速梯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共享集团突破了“球墨铸铁件UT标准”“液力缓速器”等世界性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型3D打印机在铸造行业产业化应用,成为国务院认定的7个国家双创示范企业之一;吴忠仪表通过自主创新,高端控制阀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制在全国同行业名列第一;宁夏生产的稀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母舰、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
……
巨变60年。
从手工作坊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从重工业“一家独大”到轻重工业“两轮驱动”,从重发展速度到重创新转型,宁夏的工业版图早已沧海桑田。
中科院系统遗传学奠基人曾邦哲称当下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它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等标志,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传感技术、机器人等科技进步。
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宁夏工业,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