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18-10-29 10:58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诗意山水,银川充盈着烟波浩渺之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闲庭信步中总能感受到空气中溢满的湿润感。而初来银川的外地人,游湖赏景中也多沉醉于这座西北城市的温柔。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仅承担了生态功能,更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市依托湿地资源大做水文章,发展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库塘养殖等湿地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动力。
生态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10月21日,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早早开门迎客,一边是沙丘,一边是水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同时感受到了黄沙的粗犷与水乡的温柔。
该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40%,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景区采取了“社区共管”的模式,吸引周边居民参与到湿地保护、建设和经营中来。
如今湖泊湿地在银川的城市发展中发挥了巨大效益,生态环境逐年得到改善,城市品位随之提升,以湿地资源利用为特征的绿色生态型产业也正逐步兴起。依托黄河湿地,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特色生态旅游,年旅游收入上亿元。
水产养殖发挥湿地功能
经过两代人的努力,西夏区兴民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塘从最初的80亩扩展到现在的320亩,从一开始的粗放式养殖转型为标准化生产,产量从一年的几千公斤鱼增加到如今的15万公斤。以前的粗放养殖模式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现在鱼塘养殖是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可以实现水循环利用。
作为湿地资源之一,近几年鱼塘为我市的水产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2017年,我市水产养殖面积64883亩,产量12860吨,实现产值1.9亿元。
因水而美城市愈加光彩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如今,诗意中的山水秋色,倒映在兴庆区掌政镇赵家湖的湖面上,给常常在此晨跑的居民带来了更多幸福感。
赵家湖在改造前只是一片滩涂,周边多种植水稻,住在周边的居民没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经过改造后,赵家湖北靠孔富路,南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兴建了许多水系景观、园林景观、休闲步道及各种附属配套设施。
湿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城市人居环境增添了氤氲之气。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阅海、鸣翠湖、宝湖等湿地鸟类种群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35%,有效丰富了鸟类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城市空气湿度也从2002年的30%提高至目前的50%。
银川因水而美、得水而荣,依山傍水的诗意生活正在慢慢改变这座城市的气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