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4-12-30 14:03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银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后,与会代表谈感受、说成就、讲思路、谋打算,纷纷表示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实干前行,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开创“五八”强首府建设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项目为王 在“一号工程”中打头阵当先锋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把抓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发改系统干部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将紧紧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推动有效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争取、民间投资‘四维攻坚’,奋力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的目标。”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侯自强说道。
2024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大抓项目、抢抓进度、做强支撑,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856个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率97%、投资完成率82%,629个自治区重大、1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1~11月全市投资增长8.4%,分别高于全国、全区5.1个和0.8个百分点。
侯自强表示,下一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科学精准“谋”,紧盯政策机遇,敏锐捕捉政策、深入研究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有效储备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精准把握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市场动向,有效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下大力气“争”,常态化梳理争取事项,会同部门、县区、园区,主动“跑处进厅”、“跑部进京”,多措并举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示范,打好打赢争取更多政策落地的主动战役。全力以赴“干”,常态化落实项目包抓机制,重点实施灵武永利超超临界火电等50个“千百十亿”工程项目、宁国运灵武光伏等200个重大项目、中欣晶圆大硅片改扩建等50个技改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增强监督刚性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骄人成绩,为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银川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姚永伟说。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将紧密围绕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立法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为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在监督工作方面,加大对重大安排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并着重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督,推动严格司法,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将完善监督法律法规,让监督有法可依;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监督结果运用,确保监督实效,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此外,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确保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推动银川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姚永伟说。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增进民生福祉护航百姓健康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报告让人信心倍增,催人奋进。2024年,银川精准施策,全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不俗的成绩。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市委重点工作部署,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护航百姓健康。”银川市卫生健康党工委书记、党组书记叶丹说道。
今年以来,市卫健系统坚决推进医疗强市建设,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谋项目、争项目、干项目,医疗机构硬件支撑明显改善,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均获突破,中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互联网+”赋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公卫、急救持续向下延伸。同时,倾心推动“十心”实事落地见效,3055名困难儿童免费接种HPV疫苗,2万余名群众免费接受睡听筛检,托育服务全面扩容提质。
叶丹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聚焦医疗健康提质优享,坚定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学三明、系统推医改,让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活力激增,上下同频提升服务能力。聚焦国家政策,在病房改造、设备更新、平急两用等方面谋争更多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老幼共托、支持生育等服务国家人口战略。聚焦创新突破,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多场景应用,在新赛道上抓先机。
市科技局:协同联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年来,市委纵深推进‘五八’强首府战略,提速推进‘八大强市’,坚定坚决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双示范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新的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们信心倍增。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抓好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以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完成全市科技创新关键目标任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虹说道。
一年来,银川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倍增、创新平台培优、创新人才雁阵、创新生态育林“四项计划”,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创新强市”建设新引擎。
张虹表示,下一步银川市科技局将坚决打好打赢创新体系重构攻坚战,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开展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协同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创高地;突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点实施好创新主体壮大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创新人才引育集聚工程、创新生态涵养工程“四大工程”,加快推动创新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西夏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规划了路径、提振了信心。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为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打好打赢八大攻坚战’工作部署,同步启动‘八大攻坚战’,奋力实现‘八个新突破’,为银川高质量发展作出西夏区应有的贡献。”西夏区区长王川说道。
王川表示,西夏区将抢抓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精准谋划一批利长远、惠民生的好项目。积极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演出经济,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冰雪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加快农文旅体酒融合发展,全方位提升消费供给水平。协同银川经开区一体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精准招引一批龙头企业,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算力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与此同时,扎实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西夏区实施贺兰山宿集等122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中建材云网一体化等92个项目,到位资金58.5亿元。拉动全民消费120亿元以上,旅游花费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永宁县:精耕细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报告,令人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同时也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推动全会安排部署在永宁落地生根、见行见效。”永宁县县长雒越强说道。
雒越强表示,2025年永宁县将坚持产业为要,突出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集中力量打造铝基等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加快酿酒葡萄、冷凉蔬菜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香芹、山药等7个“大单品”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促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互促共融。同时,还将坚持乡村振兴,探索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力开展“五大行动”,分区分类盘活新镇区闲置资产,提速建设闽宁产业园。坚持民生为大,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建设,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
今年以来,永宁县精心落实“五八”强首府战略,精耕细作,精准发力,积极主动优结构、增后劲、防风险、促发展,聚力打好“百日攻坚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银川经开区:重塑产业优势激发对外开放动能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工作开展谋划了新思路、部署了新举措、传递了新希望。”银川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梅说。
银川经开区将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政策取向、工作导向、资金指向,聚焦“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和“3837”工作思路,紧抓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红利窗口,建好“绿电园区”、抓好有效投资、做好集群发展,打赢现代产业体系重塑攻坚战;利用争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契机,加快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打好创新体系重构攻坚战;加快推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效口岸物流中心,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打好“宜商银川”攻坚战。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坚持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共享、威力、巨能等本土培育的企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晶圆片及硅部件生产、算力大模型应用等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链条基础更加坚实,形成了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融合融通的产业生态和集群化发展格局。
接下来,银川经开区将坚定不移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主动权、塑造竞争新优势。
银川综保区:锚定目标推动开放发展再上新台阶
“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稳定经济增长、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对于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做好明年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银川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姜永说。
作为宁夏对外开放的前沿,银川综保区将锚定建设特色产业保税加工集聚区、辐射周边保税物流枢纽区和中阿经贸合作示范平台、关区协同监管服务平台的“两区两平台”发展定位,加快培育亚麻籽、粮食饲料保税加工和冷凉蔬菜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实”起来。积极开展航空货运、跨境TIR运输等保税物流业务,主动强化与天津港、霍尔果斯等口岸联运互动,深耕服务宁东、经开区等地外贸企业,推动辐射功能“强”起来。同时,压茬建设中阿经贸合作示范园,一体规划布局海外仓、保税直购体验店,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乳制品、羊绒制品等合作领域,推动中阿贸易“热”起来。并深化“管委会+公司”一体化发展,积极复制推广海关创新政策,通过分类监管、区内直转、前推后移、特例豁免等方式,持续优化检验检疫环节,推动监管服务“活”起来。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精耕细作,拿出更多实招和硬招,全力推动宁夏和银川开放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姜永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