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银川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图解

解读| 一季度银川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统计局 2024-04-23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市党委及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季度,全市生产持续向好,市场预期加速改善,市场消费持续回升,新兴动能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项主要指标领跑全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如期实现“开门红”。

一、地区生产总值持续领先,经济增长韧性十足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1.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全区1.7和1.2个百分点,高于年度计划0.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居全区首位,持续领跑。三次产业保持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59亿元,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5.36亿元,增长1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9%,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1.49亿元,增长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46.9:50.9。

二、供给端全面发力,三大产业生产动能不断聚集

1.农业经济稳中有进。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畜牧业实现产值20.79亿元,占比60.6%,增长10.0%。一是春耕备耕有序推进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我市完成春小麦轮作休耕播种面积14.53万亩,完成任务目标的120.1%,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2.1万亩春小麦种植任务。二是畜牧业贡献突出。猪牛羊禽肉产量2.22万吨,同比增长33.6%。猪、牛、羊肉产量同比实现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57.6%、52.8%和17.2%。牛奶产量40.04万吨,增长21.6%。三是“菜篮子”增势平稳。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17万吨,同比增长1.4%;瓜果类产量0.52万吨,增长15.0%,其中,草莓实现产量0.49万吨,增长15.5%。

2.工业经济全速领跑。开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顶住产能过剩、重点企业停产种种压力,连续两月增长超出预期。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7%,高于上年同期6.9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全年6.0个百分点,在上年稳步加快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且持续稳居全区第一。一是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在规上工业三大门类中,占规上工业比重66.0%的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强势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7.9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2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三是民营企业发展有力。占比4成的民营企业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同比增长33.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7个百分点。四是部分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显著。占比超两位数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2.6%、21.3%、14.2%和5.0%,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个百分点;占比7.1%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1.7%。五是重点产品产量增势较好。全市88种产品产量中有49种呈增长趋势,其中,产量占比较高的单晶硅、精甲醇、初级形态塑料、乳制品等分别增长33.9%、45.3%、30.9%和12.6%。六是先行指标强势回升。3月份,全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止跌回升,时隔5个月重回荣枯线上,上升至50.7%,较上月回升6.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0.8%)0.1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较上月缩小4.5个百分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预期,充分表明全市制造业发展预期正紧随国家步伐稳步转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111.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较上年同期提升5.0个百分点。

3.服务业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1.49亿元,同比增长1.7%。一是八成以上行业保持增长。六大行业增加值除房地产业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均保持增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1.2%、3.8%、2.0%、0.6%和3.7%,房地产业下降7.2%。二是非营利性服务业保障有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同比增长0.8%、6.2%和4.7%。

三、需求端有效发力,夯实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1.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在元旦、春节等假日氛围烘托下,全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外加“宁夏辣糊糊”引流加持,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96亿元,同比增长0.9%,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3个百分点。一是限额以上指标稳定增长。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90亿元,同比增长1.0%,快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9%;乡村增长4.5%。按销售形态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6%;商品零售同比增长0.8%。二是石油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5.8%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34亿元,同比增长21.1%,较上年同期和今年1-2月份增加60.6、0.7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消费零售额增长2.8个百分点。三是新能源汽车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相关促消费政策持续生效,居民购车换车意愿提升,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2.69亿元,同比增长56.5%,较1-2月份增加7.8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8个百分点。四是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旺盛。居民家庭对部分智能商品消费意愿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以及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分别同比增长197.5%、68.1%、33.5%和30.0%;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等商品虽呈下降态势,但较1-2月份降幅收窄,逐步复苏。

2.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回补。全市始终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较1-2月份显著回升。一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2个百分点。其中,占比37.0%的制造业增长21.9%,占比20.4%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8%。二是项目投资呈上升趋势。全市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5%,占投资的比重为72.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三是科技信息领域投资大幅增加。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33.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4.0%,推动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从供给侧看,新动能引领增长。一是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8.0%和14.6%,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速4.0、2.5个百分点。二是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3%和1.3%。三是清洁能源保持活力。清洁能源发电量(风电和光电)3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9 %,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0.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

2.从需求侧看,新优势聚合释放。一是线上消费巩固向好势头。网上零售、生鲜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一季度全市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9.13亿元,同比增长30.0%,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29.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同比增长32.1%。二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4%,占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0.8%。

3.从效益看,盈利能力彰显经济发展实绩。一是工业企业效益水平稳步提升。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2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2.3个百分点。二是规上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66亿元,同比增长21.0%。分行业看,10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实现增长,接近9成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占比50.9%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35.4%,上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4%和18.8%,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脚步。

五、财政金融协同运行,民生福祉在发展和保障中不断改善

1.金融存贷保持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统计,3月末,全市实现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29.67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3.3%;实现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12.33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4.3%。

2.财政收支逐步恢复。据市财政局统计,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88亿元,同比下降5.6%,降幅较1-2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呈恢复性态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6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民生支出89.14亿元,增长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1%。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6.2%、19.4%、7.7%和15.1%。

3.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74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0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5元,增长7.2%,增速位次由2023年全年末位上升至全区第3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84:1,比上年同期缩小0.02个百分点。

4.就业物价增长平稳。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价格监测显示,1-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6涨2降”,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9%、0.4%、1.1%、2.2%、0.1%和3.7%;食品烟酒、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2.1%和1.0%。据人社局统计,截止3月底,城镇新增就业966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9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1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261人,实现工资性收入10361.6万元。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当下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的不利因素,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消费市场活力仍需激发、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运行、服务业行业呈回落趋势等弱项。下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要落实落细各项政策,着力推动项目建设落地,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加快补齐各项短板不足,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