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题 > 动态信息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2-04-2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之年,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配优资源 阳光交易”为主线,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突出“互联网+公共资源”优势,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实现新突破,交易成本不断降低,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治理,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利企便民成效进一步显现。
一是建设工程电子化交易项目同比增幅125%。建设工程类项目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水利、交通项目“不见面”交易,不断推进农业项目、自然资源等项目电子化交易进程。一季度累计完成建设工程类项目进场交易149个标段,交易金额13亿元;其中,电子标134个标段,交易金额10.3亿元,占比90%以上,同比增幅125%;“不见面开标”项目91个标段,交易金额9.02亿元,占比60%以上,同比增幅58%。建设工程项目电子化交易不断扩面增效。
二是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项目突破90%。自2021年9月全面推广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以来,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协调沟通,细化交易流程、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持续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常态化开展;一季度累计完成政府采购类项目181个标段,交易金额2.41亿元;其中,电子标168个标段,占比92.8%,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实现新突破。
三是不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以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推进。联合印发《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实行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从“项目适用范围、主副场的确定、操作流程、专家抽取、评标现场规范、监督管理、服务运行”等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进行规范;评标专家“熟面孔”“老关系”“围标串标”等疑难杂症得到有效治理,市场环境不断净化。一季度,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主副场项目138场次,其中主场服务34场次,副场服务104场次。
四是以非现金方式提交投标保证金占比突破50%。积极推行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支票等招标人认可的非现金方式提交投标保证金,不断推广电子保函系统应用,进一步拓宽保证金缴纳渠道。一季度共收入保证金2515笔,2.41亿元;其中以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741笔,1.24亿元,以非现金方式提交保证金金额占比51.45%,与2021年全年以非现金方式提交保证金基本持平;投标企业资金占用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有效缓解,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红利将惠及更多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