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题 > 动态信息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中共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 2022-04-22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推动“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奶业人才与奶产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工作平台,银川市积极探索人才发展路径,不断强化人才在奶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为保障优势特色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组织考察团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围绕打造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着力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良种繁育、疾病防控等方面技术不足、人才短缺问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办学”框架合作协议。通过“线下+线上”,通过“基地+产业+项目”的广阔天地,实现“学历+能力”有机融合。
实施“就地聚才”行动,持续开展定制式培养。依托赛场“竞”出一批优秀人才,策划举办高端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方位检验奶产业技能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效推动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让达标优质牧场的操作流程能够共享共用。探索在灵武市建设良种繁育中心、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培训基地,破解良种奶牛覆盖率低等难题。设置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所学内容与生产岗位高度匹配,2021年共招生196名,为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技能人才基础。
立足特色产业优势,为产业人才发展提供订单式服务。重点打造奶产业黄金带优势区人才集聚小高地,柔性引进20余名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研人才、专家学者和创新团队,大力培养本地畜牧养殖业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开办“犊牛接产实际操作”“挤奶技术操作”等牧场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实用技能人才培训,培养技术人员94名,培育“智能化牧场运营技术创新团队”“牧场生产专业技术团队”等3个团队,选派10余名本土技术人才到全国知名奶产业企业学习,为推进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