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题 > 媒体观察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日报 2021-05-2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遵循总书记的指示,乘风破浪的银川走出了一条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康庄大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迹中,在“六稳”、“六保”工作的首府担当中,在“放管服”改革的不竭探索中,银川以五大攻坚行动开启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征程。务实创新的系列举措背后,是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中披坚执锐、勇立潮头的坚定决心。
政务服务便民化落地行动——让群众办事化繁为简
“办得更快,服务更优,群众更满意”是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张柱对银川政务服务提出的目标。在这一目标引领下,银川政务服务系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难事的动人故事。2021年以来,跨省通办、告知承诺、“一件事一次办好”、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让政务服务满载温暖,描绘着民生福祉的幸福底色。
走进银川市民大厅,14个“跨省通办”专窗实现了15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市民异地办理医保结算、养老、企业开办等事项再也不用“折返跑”。50个“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推出后,市民办理出生、社保、办企业等事项最多只要跑一次。在基层政务服务大厅,事项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规范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考核监督标准化、内部管理标准化让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深入基层、直达百姓家门口。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出台后,“百日攻坚”方案让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便民福利,基层审批执法改革和基层标准化建设也将在一次次协同发力的硬仗中取得全胜。
2021年,银川政务服务秉承大道至简的智慧,留下了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佳话。整合大厅内70家单位的114部咨询电话的“7660000银银贴心一号通”用一部热线为银川人送去了125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引导。归集了商事、社保、不动产、车驾管、公积金等20家单位的40台自助终端设备的银川(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让银川人享受到了“便民不打烊、服务零距离”的热忱服务。一网两端两平台的优化升级,实现了电子表单、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等各类信息的线上整合,“一网通办”的智能化应用让银川人真正体验到了办事“零跑路”的智慧。
企业松绑减负升级行动——激活市场投资一池春水
在银川市民大厅,创业者是大厅的座上宾。政务工作者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松绑减负的审批服务。从企业开办、纳税、注销、监管、服务等方面着手,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推出了36项改革举措,让创业置业银川的企业享受到了全链条、全方位的松绑减负服务。企业松绑减负升级行动,用实践回馈了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的庄严承诺。
2020年,全国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94.3户、拥有企业29.4户,银川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31.6户、企业42.5户,比2020年全国平均数分别高39.6%和44.6%。银川用亮眼的数据证明了营商环境的优化成绩。
在银川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多证合一”改革让44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在一份营业执照中,在银川开办企业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程不超3小时,银川凭借企业开办不超过3小时的速度再次刷新了全国企业开办最快城市的记录;申报承诺制和简易注销改革,为企业营造了优渥的进市退市环境;市内40个银行网点可以享受到新开办企业免费代办、赠送印章服务,商圈、园区和商业银行的智能审批机让企业可以享受到“秒批秒办”的服务……
117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了“证照分离”改革,40个行业推行了“一业一证”改革,39个事项实现了证照同办,32个事项实行了证照联办,25个许可证可以多证联办……为企业准入准营降门槛、减负担,银川用绣花功夫梳理着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用赤子之心诠释着“掌上办事之城”的锐意担当。
近3年来,银川市新增市场主体以每年21%的速度递增,制度性交易成本均降75%,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葡萄酒等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2%。
项目投资便利化春风行动——让项目报批领跑全国
全程网办——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银川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请、全程网办、并联审批,审批数据可纵横传输、实时共享复用;
告知承诺——通过梳理审批事项,132项申请材料实行了告知承诺并且无需再提交任何材料,为企业平均节省经济成本9392元,压缩办理时限91个工作日;
项目代办——银川建立起“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体系,项目代办服务为无数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开辟了绿色通道;
一张蓝图——以多规合一、一张蓝图为基础,统筹项目策划生成,让项目决策更科学、更规范、更精准、更高效;
多评合一——“区域评”工作让多项评估工作整合为一,预计每年可为投资企业节约项目评估费用合计约3000万元以上;
多测合一——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为一后,测绘成果在银川实现了共享互认;
联合验收——7个部门的11个事项实行了联合验收,验收时限由148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验收时限减少86%。申请材料也从222项减少至55项,材料压减75%,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联合验收成本;
图审豁免——将功能单一、技术简单的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施工图审查豁免承诺清单进行统一管理,解决了建设项目图审时间长、费用高等难点问题;
审管联动——依托信用中国(宁夏银川)平台、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推进审管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了监管全覆盖。
狠抓“减、放、并、转、调”,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用集成审批、全程网办、告知承诺、项目代办等十项重点改革举措通过项目投资便利化春风行动在塞上湖城落地生花,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交上了40、60的沉甸甸答卷。社会投资类、政府投资类项目从赋码至竣工验收审批时限分别控制在40个、60个工作日内,这份含金量丰厚的答卷让银川跃居成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最快城市之一。在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中,银川在工程项目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住建部对银川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银川凭借工程项目改革的闪耀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全区评估第一名。
集成审批——通过梳理优化整合156个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事项,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重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机制,让审批时限再压缩,审批效率再提升;
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动——银川开启“一枚印章管数据”时代
2014年,银川凭借“一枚公章管审批”的改革创新,成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领头雁”。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动持续升级、赓续接力,“一枚印章管审批”向“一枚印章管数据”阔步迈进,银川人迎来了“一枚印章管数据”全新征程。
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顶层设计,银川市委、市政府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在全国省会级城市中率先成立审批局,实行了“一枚印章管审批”。30多家单位的987个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整合进驻大厅,先后7次大规模开展“四减一优”累计减少申请材料1508个、表格291个、审批环节265个、办理时限731个工作日,取消合并审批事项65个,分两批推出审批改备案事项108个,50%的业务实现了即来即办,“一枚印章管审批”让银川人“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
2018年,银川在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开办、项目报批“两个全生命周期”设计改革路线图,建设商事服务大厅和投资项目服务大厅,全面打造了“一体式集成审批”的新模式。银行、税务、刻章公司等多个部门统一进驻商事服务大厅,建立了“一点受理、并联审批”的工作机制。69类市场主体推出了“1+N多证联办”审批机制。工程建设项目推出了立项审查—施工许可—勘查验收三个阶段的审批服务,破解审批环节手续繁多、时间长、效率低等难题。“一体式集成审批”让银川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
2019年以来,以“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银川市推出了政务服务“五好”品牌建设,以“1230”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度开启,百姓办事逐步由“最多跑一次”向“群众零跑路”转变。自这之后,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依托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了公安、民政、市场监管、卫健、人社、发改六部门的10类高频应用数据接口。政务数据查验专用章启用后,银川人真正迎来了“一枚印章管数据”的全新征程,办事材料自动生成、智能验证、共享共用的智能审批走进了银川人的生活。
优化营商环境争先进位行动——城市投资引力持续升级
2020年,银川的营商环境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轮中淬炼着真金。全市30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向着“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写下了厉兵秣马的峥嵘岁月。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开透明的监管环境、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制度化的精细服务,让优化营商环境争先进位行动在银川吹响号角、全面发力,银川成为无数人“创新创业的沃土、筑梦圆梦的乐园”。
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陆续推出企业登记“5113”、跨省通办、告知承诺、一网通办、“一业一证”、“千人进千企”包抓帮扶、“非接触式”办税体系等系列改革新政;
打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实施“阳光业扩”服务提升行动、“一站式、一表通”改革、金融服务“联络员”制度、公共资源交易减免履约保证金等服务举措;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推行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小额速裁及简易程序改革,推广“智能识别+人工辅助”分案,探索“无人记录”庭审,推行“零接触”线上办案模式;
打造公开透明的监管环境——通过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深入开展“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银川实现全覆盖,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政策兑现专项行动等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公共服务方式,持续开展昆仑、亮剑等打击侵权专项行动,推行混合质押融资,全面落实人才随迁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优惠政策;
着力提升制度化的精细服务——《银川市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服务制度》《银川市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银川市企业评价部门服务优劣制度》等制度陆续出台,让政务服务更加精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争先进位行动步入深水区,今天的银川已经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政务服务效能最优城市之一。揽下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荣誉,银川市民大厅荣获“最具综合影响力政务服务大厅”称号,优化营商环境的“银川经验”被成功写入了《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光辉足迹犹在眼前,乘风破浪的银川将一如既往奔涌向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