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题 > 媒体观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宁夏推出80条硬核措施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新闻网 2021-05-28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近日,自治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围绕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出80条硬核措施,推动解决企业设立、经营、发展、退出中的各类问题,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给予市场主体自主权

    市场需要创造性、活跃氛围,在管理上就需要适度“松绑”,《通知》中提出按照“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允许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需求,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增加“以及其他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规定未禁止或无需经营许可的项目和未列入地方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的项目”兜底内容,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在经营审批当中往往存在需要多个证件,准入门槛高导致行业活跃度低,此次将探索实施“一业一证”。梳理发布餐厅、药店、互联网医院等典型场景准入准营“一业一证”事项清单,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许可证件整合为一张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集成行业准入条件和信息要素,开展联动办理,实现企业提交一次材料、填写一张申请表单即可完成注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生意离不开钱,优化金融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机制,督促商业银行改进贷款尽职免责标准,引导商业银行简化续贷流程,下放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起权、审批权,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效率,督促辖区内法人银行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发挥自治区金融监管“两中心一委员会”作用,持续加大首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力争2021年新增贷款600亿。

    优化金融环境并不是一味地放松审批监管,《通知》中提出,要建立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预警平台,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监管和处置机制,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非法金融清理整顿行动等,重点整治隐匿、转移资产和故意拖欠利息、违规网贷等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普惠型小微企业、“三农”贷款不良贷款容忍度政策。

    保障市场公平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保持市场竞争公平公正,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通知》提出要求,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制定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规则、电子招标文件范本,规范电子化招标项目档案管理。实现发布采购公告、提供采购文件、提交投标(响应)文件、澄清文件发布、开标评标、结果确定、资金支付、投诉处理线上全覆盖,实现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线上公开公示。推行评审专家远程异地抽取,实现评标专家在线评审打分,评审结果和评审报告在线生成、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提高中小企业供应商采购份额。出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强化采购需求管理,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扩大中小供应商供货比例。采购人不得以企业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和财务指标作为供应商的资格要求或评审因素,不得在企业股权结构、经营年限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性待遇。

    对于投资领域增长迅速的民间房地产投资来说,加快审批流程缩短建设周期,将有效帮助房地产企业降低成本。为此我区将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构建“标准地”供应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全程监管,推进“标准地”与审批改革联动,将供地与审批代办服务、告知承诺制、定制化服务模式有效对接,力争实现“拿地即开工”。

    在监管方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市场监管“尽职免责、失职问责”机制。探索在金融科技、在线诊疗、网上直播和短视频营销等领域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