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专题 > 政策文件 > 银川市

银川市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务服务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办公室 2021-02-24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为深入贯彻2020年9月11日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推进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9〕5号)、国务院《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国办发202043号)及自治区《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宁党办〔2020〕86号)文件精神,根据《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银政办发〔2018〕157号)、《银川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银基改发〔2020〕1号)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善基层审批服务体系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为导向,以“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抓手,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便民化服务为重点,坚持赋权与减负相结合,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线上线下延伸审批服务到位实行“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进一步提升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服务效能,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一体化、高标准、高品质、高效能的“无差别、不求人”政务服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二)坚持简政便民。严格依法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工作程序和服务行为。以办事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减时限、材料、环节、减跑动,全面实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限时办结制等,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坚持精准高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切的堵点痛点问题,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重塑办事流程,加快推动跨域通办改革,实行“一网通办、集成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四)坚持公开透明。加强基层政务公开,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公开服务指南、收费标准、投诉渠道等信息,内容通俗易懂、易于获取,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和企业看得见、读的懂、用得上、得便利。

三、主要任务

(一)场所建设标准化

1.规范场所名称

按照《关于印发新修订的〈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的通知》(宁政服发〔2018〕63号)要求,名称规范为“×××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

基层各级服务场所政务服务标识式样、字体、风格等按照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视觉识别手册》规定设置,形象标识应体现在公共标志、单位标牌、办公用品等各种载体和环境中,标识牌设置在办公地点正面显著位置固定。在各级基层政务服务场所积极宣传推广应用“银川之窗,市民之家”政务服务LOGO。消防通道、无障碍设施等公共标志按照国家标准设置

2.完善功能区域布局

(1)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

运用互联网思维总体设计,依据服务大厅实际面积,设置大堂公示区、导办总服区(包括人工导办和智能导办)、咨询辅导+智能填表区、综合受理区、等候休闲区、自助服务(包含自助网办、自助终端)等,有条件的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辟营商专属服务区和营商洽谈区所有功能区均实行标准化管理,功能标准化、布局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的最优整合,集约政务资源、展现人文关怀。

围绕“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目标,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总体要求,打破部门“地摊式”设置格局,破除按部门、事项设窗的审批定式,整合同类相近事项、行业全链条事项,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事项“一窗通办”,服务窗口统一命名为“综合窗口”,不得再按照业务分类设置单一事项的服务窗口,解决群众办事“多窗跑、折返跑”的难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效率。

(2)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

按功能、场地条件合理布置窗口服务区、咨询服务区、投诉受理区、自助办理区、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区域,做到窗口台面、办事区域整齐划一。

摒弃“只进自家门、只管自家事”理念,优化调整窗口布局,全面普及“综合窗口”,实现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事项一窗全能办,群众办事“一窗申请、办成一揽子事”。

(3)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

原则上取消社区政务服务受理柜台和窗口,对超出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1公里以上、政务需求和老年人数量较多的社区,由街道在社区设立政务服务代办点,以村委会(社区)办公点为依托,代办点设在村(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或群众熟悉、办事方便的其他固定场所按照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部电话、一支代办队伍、一台电脑、一本台帐、一套制度、一个公示栏、一套办事须知、一张便民服务卡的“十个一”标准建设代办点统一受理、集中代办,提升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食品安全、市政市容、公共法律服务等保障能力。

有条件的村(社区)可参照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合理设置各种功能区,咨询服务区、投诉受理区、等候休息区、自助服务区等服务区域设置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3.规范基础设施配置

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快服务场所硬件条件提档升级,切实为群众办事营造文明舒适、规范有序、安全整洁、清新雅静的办事环境。大厅入口处设置导办台,配备便民箱、急救箱、雨伞、意见箱等设施设备;设置滚动发布信息的显示屏,对相关政策和进驻事项、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在合适区域设置便民填写台、表格填写范本及书写工具、休息椅、手机充电器、饮水机等设备;设立自助服务区,配备自助服务终端、电脑、打印机和触摸式查询设备,方便群众进行自助查询、自助打印、自助申报。配备保障特殊人群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的无障碍通道、卫生间、母婴室、爱心轮椅等。乡镇(街道)根据场地条件参照县(市)区基础设施进行配置,村(社区)确定代办专人,优先配备办事所需电脑、打印机、网络、高拍仪等,为办事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做好硬件保障

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配备岗位公示牌、服务指南、评价器(评价二维码)等,配齐办公桌椅、用具、资料柜、物品柜、高拍仪(扫描仪)、计算机及配套打(复)印机、电话等设备,所有办公物品及设施设备应按照统一要求摆放有序、整齐划一。

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要全力保障公共安全,配备安装防火灭火设备、紧急逃生通道、应急照明、反恐防暴装置等应急应对设施,配备安检、巡逻、消防监控等专职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

(二)服务事项规范化

1.统一服务事项

充分赋权授权。各县(市)区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不动产登记、社会救助、户籍管理、乡村建设、危(旧)房改造、古村(屋)修缮、改水改厕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事项依法定程序赋予乡镇和街道。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和承接能力,参照自治区的《乡镇(街道)权力清单指导目录》《乡镇(街道)赋权清单指导目录》《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目录(2020版)》,按照“一个乡镇(街道)、一个赋权清单”的要求,梳理编制《XX乡镇(街道)赋权清单》《XX村(社区)代办事项清单》。

按照成熟一批、授权一批、逐级放权的思路,县(市)区将简单易行审批权限授权乡镇(街道)或村(社区)代为办理,推动“就近办”扩面提效。深化政银合作,推行企业登记、不动产、公积金、医保、社保等政务服务事项银行代办,合理有效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全力构建社区步行15分钟服务圈。

事项应进必进。按照“一门一窗一网一次”要求,全面整合乡镇(街道)和部门基层站所资源,重点推进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相关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办理,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i银川”和自助终端,推动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服务指南,各县(市)区要指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参照《银川市基层民生服务中心(为民代办点)办事服务指南》(附件3)编制《XX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服务指南》《XX村(社区)为民代办点服务指南》,确保“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在民生服务中心(代办点)摆放指南,或通过二维码方便群众获取

规范政务公开。建立事项清单式管理,依据四级四同及《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目录(2020版)》,各县(市)区组织编发《银川市XX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含乡镇、街道事项)》、“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清单,按照《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及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进度等信息要在网上、掌上和大厅同源发布、实时更新。

2.统一服务流程

(1)直接办理事项

依据法定职责或市级赋权,属于县、乡权限,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当场办理的即办件,要在15分钟以内办结。

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确需实质性审核的,要立即审核、马上办理、承诺时限内办结

对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要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委托全程代办事项

借鉴西夏区镇北堡镇三级“跑长制”经验做法,乡镇(街道)、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代为向审批部门递交或政务服务系统上传申请材料,积极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建设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

乡镇(街道)依据委托协议代办县级审批事项县(市)区要做好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同时移交编制好的工作规程和服务指南。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办理通道,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三)运行管理精细化

1.加强人员管理。县(市)区要加强民生服务中心和为民办事代办点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要建立健全考勤、考核、内部效能监察奖惩激励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按照《银川市政务服务礼仪标准流程》定期组织开展礼仪培训,做到人人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热情礼貌、用语规范。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政务服务新形象。各县(市)区构建内外评价改进机制。

2.加强运行管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要提供现场咨询和非现场咨询(如电话咨询、邮件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和渠道,安排人员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现场咨询要按照一次性告知制度作出清晰明确答复;现场不能答复的,应告知群众答复时间及其他咨询途径,电话、邮件咨询应做到及时畅通。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绿色通道等服务制度(见附件1),根据实际情况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双休日服务或延时服务,以制度加强窗口管理,规范事项办理,提升服务水平。

3.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常态化开展“好差评”工作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簿)及评价器或评价二维码;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等多种途径公示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各县(市)区每半年开展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做到县、乡、村政务服务全覆盖,并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归纳发现政务服务的痛点难点堵点,找准提升服务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四、工作步骤

2021年1月底前,各县(市)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及完成时限,全面启动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

2021年2月中旬前,各县(市)区组织梳理编制银川市XX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含乡镇、街道事项)》及“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清单。更新各级办理事项服务指南,并形成二维码。

2021年3月底前,按照大厅提档升级的具体要求,以及场所建设标准,优化大厅布局、完善服务功能,配齐服务指南、服务评价器等设备,按标准设置“综合窗口”“绿色窗口”等,统一标识、LOGO、指示牌等,有条件地增添饮水机、母婴室、轮椅等便民服务。

2021年5月底前,按照市级统一安排,根据事项清单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工作规程,纳入银川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2021版)。

2021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按照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有关精神,对照本实施方案各项标准,对辖区内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全面督导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2021年10月中旬前各县(市)区全面梳理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形成基础性常规化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放管服”改革、“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基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各县(市)区一定要科学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上来,确保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强组织,抓好落实。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加强下放给乡镇(街道)事权的人财物及网络端口等方面的保障,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三)总结经验,示范引领。各县(市)区要以示范引领促进整体推进,善于发现创新举措、典型做法与特色工作,切实抓好一批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示范点建设,打造工作亮点,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带动一批,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务服务标准化“银川样板”。

(四)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各县(市)区要按工作步骤向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按时报送总结、信息,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宣传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办事代办点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和办事流程,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影响面,让广大基层企业、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便捷。

附件:1.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相关工作制度目录

      2.银川市XX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含乡镇、街道事项)

      3.银川市基层民生服务中心(为民代办点)办事服务指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